
问题直击:如果孩子取得了一些成绩而沾沾自喜的时候,我们会说他是骄傲;如果孩子主动表现自己,大胆一点,我们会说他不懂得谦虚,太过于张扬……就这样,孩子再也不敢主动表现自己,在别人频频抓住机会获得成功的时候,他还蜷缩在角落,无法走到台前。
一天,家教处的负责人兴冲冲地给我打来了电话,告诉我家教处又来了一个中国女老师,并且也是从北京过来的,问我是不是要和“娘家人”见一面。自然,娘家来人,哪有不见之理。
最后,我们约定周末见面,并且带上家属。因为周末的时候大家都有足够的时间,这个时候见面,能够多聊天,从而多了解对方一些。
一听说周末要去见“娘家人”,欣欣抬着头看了我半天,然后愣愣地问我:“妈妈,娘家人是什么人?”
“哈哈哈,娘家人,顾名思义就是从娘家那边过来的人,明白了不?”我解释道。
“娘家那边过来的人?……是从外婆那边过来的人?”欣欣问道。
“对啦,亲爱的,从北京过来的,是不是我们的娘家人?”老公搭讪道。
“嗯,我也去!”
“行,我们都去见娘家人!”
见面那天,我们一家三口按约定的时间,到了家教处二楼会议厅。见了面之后,我才发现对方也带着一个小孩子,估计才只有7岁左右,已经是个漂亮的半大小伙子了。
最好玩的是,小伙子主动用中文向我们介绍说:“你好,我叫洛塔,中文名字叫李江河,李是木子李,之所以叫江河是因为我喜欢长江和黄河。”在小家伙自我介绍完之后,还主动伸出手和我们三个人一一握手。
当他和欣欣握手的时候,便主动问欣欣:“这位姐姐,我能知道你的名字吗?”
“嗨,小朋友,我叫欣欣,欣欣向荣的欣。”欣欣自我介绍道。
“哦,很好的名字,和你妈妈一样漂亮。别人说我长得像爸爸,因为我的爸爸有一个帅气的鹰钩鼻,我也有。哦,对了,叔叔阿姨,我忘记介绍我爸爸妈妈了。爸爸叫康路,是纯正的德国人。妈妈叫李艳红,是地道的北京人,不过她现在已经是德国人了。”此时的洛塔,竟然喧宾夺主地介绍起了父母,这让我们是大开眼界。
“哦,洛塔你好,我叫王志。这是我的太太,叫李小小,正好,她和你妈妈是一个姓,也是木子李。”老公见洛塔这么活跃,也主动向对方介绍。而在我们互相介绍的过程当中,欣欣有些被动,甚至有些不知所措。
在相互介绍完之后,我们在咖啡厅坐下。于是我就问李艳红:“艳红,你家的孩子怎么这么活跃啊?竟然主动帮你们夫妻做自我介绍,现在又帮我们买咖啡,一下子又为我们买冰淇淋。”
“哦,他很喜欢做这些事情,也很乐于主动表现他自己,对于这一点,我们很高兴。”
“那你是怎么培养他的呢?康路,这我要向你们请教了!”老公问康路。
“哈哈哈,不敢不敢,只能说是探讨探讨。其实没什么技巧,只是我们一直注意给洛塔一个非常宽松、没有压力的成长环境。他做什么,我们一般不管。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家里。即便我们在说一些正事的时候,他在旁边都可以说话,来回走动,甚至是跳舞唱歌。当然,对于很多中国父母来说,这样做是‘不礼貌’、‘不听话’的行为,但是我却觉得没什么,这是很正常的。当然,如果他愿意的话,还可以给我们表演节目,无论表演得怎么样,我们都会鼓掌……”康路说道。
一说到“表演”,洛塔立刻就来了精神,要给我们表演一段他在中国学习的孔雀舞。就这样,他在咖啡厅里表演起来,没有音乐,没有伴奏,只有他自己的节奏。虽然表演得不怎么样,但是咖啡厅里的所有人都为他鼓掌,小家伙高兴得脸通红通红的。
“让孩子主动表现自己,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让他主动站出来,展现自己,增强自信心。当然除此之外,还要帮助孩子拓宽自己的思路、养成不断地尝试的习惯等。只有这样,孩子才能真正敢于站出来、敢于唱出来、敢于说出来。”李艳红说道。
“如果让孩子这么表现自己,会不会让他变得骄傲,不够谦虚呢?”我疑惑地问。
“哈哈哈,我觉得你理解错了谦虚和表现之间的区别。谦虚,是取得成绩之后不炫耀自己。而主动表现自我则是积极主动地做事。更何况,在主动表现自我的时候,还没有取得成绩,又谈何骄傲和谦虚呢?”康路说道。
国人一向认为,谦虚使人进步,但如果你现在总是要求孩子要谦虚一点、低调一点,那你就Out了。而且不仅仅是Out,如果经常这样做,会让孩子失去主动表现自我的激情与意识。
一个原本善于表现自己的孩子,就变成一个不爱表现自我、做事情畏首畏尾、不敢说话的孩子。
如何才能培养孩子自我表现的精神?说实话,我是一点儿谱也没有,怎么办?想来想去,就想到了李艳红。
“择日不如撞日,不如明天去你家吧!”
“可以!”
第二天,到了李艳红家,洛塔正好要去上学。康路拍着儿子的肩膀说:“记住,当老师提问题时,你要争取第一个站起来说说自己的看法。”
“你经常这样对孩子说啊?”我问康路。
“是啊,几乎每一天我都会对他这么说。”康路回答道。
“那你觉得这么做,真的能够培养他自我表现的精神吗?”说实在的,对康路的这种做法我还是持怀疑态度。
“哈哈哈,我们这么做,无非是在不断地提醒他要去表现自己,难道你不觉得天天提醒的事情他会做得很好吗?”
“那为什么我们总习惯提醒孩子不要做这个,不要做那个呢?”我问。
“不要问为什么,既然知道自己的习惯不好,就要快点儿改变!”
“啊,这……好吧,以后,我再也不会向孩子说这也不能做,那也不能做。”说完,我们哈哈大笑。
即学即用
在公共场合,孩子想要唱歌,而且唱得五音不全的时候,作为父母,你会怎么做,你该怎么做?
来源:婴幼儿教育网
声明:发表此篇《让孩子学会谦虚 那你就Out了》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图片来着网络
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info@chinayouji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