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暑假过后,无论是第一次入园,还是升中、大班,都是孩子成长历程中的重要转折。
孩子升班后会发生哪些变化?作为家长,又能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提供怎样的帮助呢?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小班孩子的年龄特点
✎ 动作能力发展较弱
小班孩子年龄较小,动作发展还不完善,手眼协调能力也有待加强,运动能力相对而言较弱。
✎ 认识主要依赖于行动
小班孩子正处于直觉行动到具体形象思维的过渡阶段,他们的认识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行动。因为口语表达和人际交往能力较差,他们常常通过行动来表达自身需求。
✎ 情绪容易受同伴影响
小班孩子的情绪很容易受同伴的影响,他们的认识主要受外界事物和自己的情绪支配,许多活动也是“情绪化”的。
✎ 模仿是主要的学习方式
小班孩子爱模仿老师、家长和小伙伴,他们是在模仿中学习、成长的。模仿是他们的本能,也是他们学习他人经验的重要途径。
孩子升入中班后的变化
✎ 动作发展更加完善
与小班孩子相比,中班孩子的动作技能进一步发展,不但可以熟练完成跑、跳、攀、钻、爬等动作,还可以完成一些手部精细动作。
✎ 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中班孩子的情绪会更稳定,他们的行为受情绪支配的比例在逐渐下降。在幼儿园,同伴间发生争执时,有时也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
✎ 规则意识开始萌芽
中班孩子在集体生活中懂得了要排队洗手、依次玩玩具等。当他们与人相处时,表现得更有礼貌了,会主动说“谢谢”“对不起”等。但是此时他们的是非观念仍然很模糊,喜欢被表扬,听到批评会不高兴或难为情。
✎ 更具有丰富的想象力
中班孩子活泼、好动,具有更丰富的想象力,常常问“为什么”“怎么样”之类的问题。他们通过这些问题使脑海中的世界图像更加鲜明、具体。
孩子升入大班后的变化
✎ 动作灵活、运动能力明显增强
大班孩子在力量、耐力和动作协调性上又上了一个台阶。手部小肌肉更加灵活,可以完成一些更加精细的操控动作和对手眼协调能力要求很高,如抛接、抓握等。
✎ 活动更加有目的、有计划
大班孩子在行动之前对自己要做的事情能形成大致的想法,能制订计划并且坚持完成。但是这种目的性、计划性不是自然发生的,它有赖于成人的引导。
✎ 自我控制能力提高
他们的自我控制能力明显提高,这既表现在他们对情感的控制上,又表现在对他们自己行为的控制上,如情感控制、规则意识等。
✎ 好学、好问,喜欢有挑战性的学习内容
大班孩子有强烈的好奇心,他们思维积极、活跃,愿意学习新东西。而且他们喜欢有一定挑战性的学习内容和问题情境。
孩子即将升中班,家长可以这么做
在了解了小班和中班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后,家长可以有针对性地做好升中班的准备。
动作发展与生活习惯、能力方面
✦ 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和个人卫生习惯。
倾听与表达方面
✦ 对于孩子的十万个为什么,家长应耐心、积极地回应。
✦ 使用文明用语,并及时更正孩子的错误用语。
✦ 养成阅读习惯,每天固定安排一定的阅读时间,让孩子自主选择图书。
✦ 对孩子讲话时,注意结合情境使用丰富的语言,以便于他们理解。
人际交往方面
✦ 鼓励孩子参加小朋友的游戏,邀请小朋友到家里玩,感受和朋友一起玩的快乐。
✦ 利用走亲戚、到朋友家做客或有客人来访的时机,鼓励孩子与他人接触和交谈。
✦ 引导孩子尊重、关心长辈和身边的人,尊重他人的劳动及成果。
科学探究与认知方面
艺术欣赏与表达方面
孩子即将升大班,家长可以这么做
大班是孩子从幼儿园到小学之间的一个过渡期,也是孩子从游戏阶段向学习阶段转折的一个时期,家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准备:
动作发展与生活习惯、能力方面
✦ 为孩子示范拿筷子、握笔的正确姿势以及使用剪刀、锤子等工具的方法,提醒他们不要拿剪刀等锋利工具玩耍。工具、玩具用完后要放回原处。
✦ 激发孩子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养成锻炼的习惯。
✦ 结合生活实际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教给他们简单的自救方法。
✦ 与孩子共同制定家务清单,当他们完成时应给予适当的奖励。
倾听与表达方面
✦ 为孩子提供良好的阅读环境和条件,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培养阅读习惯。
✦ 经常和孩子一起阅读,引导他以自己的经验为基础理解图书的内容。
✦ 让孩子在写写画画的过程中体验文字符号的功能,培养书写兴趣。
✦ 保证每天有足够的时间与孩子交谈。例如,谈论他感兴趣的话题;尊重和接纳他们的说话方式,认真地倾听并给予积极的回应。
人际交往方面
科学探究与认知方面
✦ 引导孩子在探究中思考,尝试进行简单的推理和分析,发现事物之间明显的关联。如:兔子的长耳朵有自我保护的作用,植物种子的形态有助于其传播等。
✦ 鼓励和支持孩子发现并尝试解决日常生活中需要用到的数学问题。
✦ 通过实物操作引导孩子理解数与数之间的关系,并用“加”或“减”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艺术欣赏与表达方面
✦ 根据孩子的生活经验,与他共同确定艺术表达表现的主题,引导孩子围绕主题展开想象,进行艺术表现。
✦ 用多种形式来记录孩子的创作,比如照片、视频、作品展示。家里可以安排专门的展示区,让孩子来布置。
✦ 经常让孩子接触适宜的、各种形式的音乐作品,丰富他们对音乐的感受和体验。
来源:亿童幼教装备
声明:发表此篇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图片来源于网络。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info@chinayouji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