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
中国幼教网文字编辑
vip1
发布时间:2022-07-06
关注
2岁左右的孩子,开始有自主意识了,但是他语言不能表达得很好,所以有情绪的时候常常会发脾气、哭闹。
 
第一、做个观察者,发现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
 
我们做父母的要成为一个观察者,孩子的行为背后要告诉我们的是什么,他实际上是在用他的行为向我们沟通,表达他的一种愿望、需求,那我们要看一下,他的需求到底是什么,如果这个需求是合理的,那我们当然要满足。
如果不合理,我们要跟他讲,为什么这个事情妈妈不让你做,他发表这个情绪的时候正是学习、认识这些情绪。

 

饭前不让他吃饼干他就发脾气,就把他的情绪给讲出来,要让孩子知道现在这种情绪是生气,我们要用语言来表述出来,孩子也在学习认识这个情绪到底是什么。
 
第二、给孩子一些时间发泄并感受情绪
 
那你说要不要有个机会让他发泄一下情绪,当然是需要的了。比如说,饭前不能吃饼干这是家里的规则,当然孩子会有一个行为的表现,孩子会不高兴,她生气,打滚或者躺在地上,这都是有可能的。
那这个时候,就是应该给他一点时间,让他把情绪发泄出来,表达他的不满,他也要经历这种情绪带来的感觉。
 
第三、孩子冷静后,再跟他聊一聊,点到为止
 
情绪过了以后,你可以跟他讲道理:“妈妈知道你很生气,可是你也知道我们家里饭前是不吃饼干的,走吧,我们现在要不要去看一看,妈妈的晚餐有没有预备好,或者我们现在去看一看小鸟还叫不叫”。

 

可以带孩子去进行下一个活动。换句话说,他这个情绪,这股劲已经过去了,我们不要反反复复去记这个事,我们点到为止就好了。
 
四、总结

 

如果别人的玩具他想要抢,你要跟他说,这是别人的玩具,你不可以抢。你也可以跟他说,妈妈知道你也想玩那个玩具,但是这是他先拿到的,你可以等一下再玩。但是等待对这个年龄的孩子来说是很不容易的,要学习这个功课。
 
那他的愿望没有满足,就会表现出情绪,情绪可能就是会哭闹,那你就给他一点时间来抒发情绪,不能因为他的哭闹,就把别人的玩具抢过来,这是不可以的。

 

表达情绪可以,原则还是不变的。孩子在表达情绪的时候,我们也不要很急躁,不要生气,孩子在这个学习过程当中,我们在旁边,做她的扶持者。
来源:Grace在家早教
声明:发表此篇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图片来源于网络。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info@chinayoujiao.com
2162
0
0
分享
评论
(0)
0.04014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