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
中国幼教网
vip1
发布时间:2022-07-06
关注

有家长说:

“为什么别人家孩子自信优秀又听话

我家孩子受挫能力差,一批评就炸毛,根本说不不得。

 

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好的家庭教育, 而孩子成长的力量,很多时候来自爸妈说了什么。

 

著名心理学家卡罗尔和他的团队,曾花了十年时间追踪研究,探索表扬和鼓励对孩子到底有什么样的影响。

 

他们把孩子随机分为两组,然后使用两种不同的方法,一组采用夸奖,而另一组采用鼓励。

 

 

多年后,他们发现——被夸奖的孩子,不敢接受新的挑战,而且受挫能力差,无法接受批评;而被鼓励的孩子,却非常自信,敢于接受挑战,敢于不断突破自我。

 

当你经常对孩子说正面鼓励的话时,往往更容易推进孩子朝好的方向走。

 

如何鼓励孩子,下面这5句话可以帮助你。

 

1

“没关系,你很棒!”

 

还记得《少年说》中,读初一的女孩袁璟颐因为妈妈常拿自己与自己的闺蜜比较而感到压抑,她控诉妈妈:

 

为什么我的努力你永远看不到?!

 

但是信奉打击式教育的妈妈却辩驳:

 

我没有拿你只跟一个人比,而且我这样做比较是为了培养你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好的学习方法,跟成绩好坏没关系

 …

但这位家长不知道,陷入高频率负面暗示和打击的孩子,会相信自己不如别人,从而越来越笨。

 

 

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

人性中最深切的渴望就是获得他人赞赏。

 

不管是成人还是孩子,其实大家都想得到别人的赞赏,特别是对于幼儿来讲,他们更需要的是被人肯定、欣赏。

 

尤其父母的赏识无疑是最基础、最高效的。

 

当然赏识教育不是一味夸奖,真正的赏识教育中的“识”,就是通过认真的陪伴和观察,真正地走进孩子内心,全面了解孩子;

 

而“赏”则是在“识”的前提下,带着欣赏的眼光去认可孩子,适时地、真诚地称赞、鼓励孩子,对他们产生持续向上的影响。

 

 

简单来说,关键就在于有技巧地鼓励孩子

 

孩子越多地联想到具体的、积极的经历,其自信就会越发地增强

 

 

2

我相信你,你可以自己决定

 

宝宝们其实与生俱来具有独立思考、意识和行为的能力,而且对周围事物有着与生俱来的探求精神。

 

尤其是3岁的孩子,宝宝们从3岁开始,已经具备自我意识,言语和动作的发育也非常迅速,对周围的认知范围迅速扩大。

喜欢到处摸一摸,看一看,全家的抽屉、桌椅、大小房间对他来说都是新世界。

他们开始表达自己的意愿,宝妈们都会深有体会,你越要他做什么,他往往回答都是“不嘛,我要自己来”。

 

这个时候,确实是培养孩子自主选择权的好时机。

 

 

培养,其实也不需要太过刻意,在日常生活中都可以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可以先从小的地方做起,比如:

 

带宝宝一起逛街;一起挑选不同颜色的衣服,让孩子自己决定;

让孩子自己挑选不同款式的食物;

这些虽小,但都是一种训练和鼓励。

 

自律和责任感就会在这个过程中,慢慢发展出来。

 

3

谢谢,宝贝真好!

 

在中国的亲子关系中,很多家长跟孩子说话,让孩子做事,习惯命令性,而不知请求孩子做事,不知道表达感谢,觉得是理所当然。

 

其实如果家长能够换种方式对孩子说,会有意外的效果。

 

当孩子尝试着为爸妈做点事情时,请不要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真诚地跟他道谢,这会让他感受到尊重和付出的乐趣,也学得感恩他人,甚至推动他养成乐于助人的好习惯。

 

比如,家里玩具很乱,不要再说:快把玩具收好!

而是换种方式说:宝宝,地上玩具这么多,我不知道他们本来在哪里,你可以帮我一下吗?

 

孩子意识到妈妈也需要帮助,让孩子觉得我也是一个有用的人。

 

这种成就感对孩子的价值非常大。

 

而当孩子积极帮助后,家长认真地说:“谢谢,宝贝真好!”久而久之,孩子的性格也越来越活泼,喜欢乐于助人。

 

4

宝贝,没关系

 

在我们的教育中,一个很大的误区是认为不犯错的孩子才是好孩子。

 

但其实,孩子犯错,是最好的教育时机。

 

父母不允许孩子犯错,便是拒绝孩子成长。苛求孩子完美,只会让孩子失去尝试、探索的勇气和信心,变得更退缩和平庸。

 

孩子出现错误是一种人性的自然释放,作为父母,我们要给孩子犯错、失败的机会和空间,相信孩子的每一次尝试、每一种经历,都有其正面的意义,都是其成长的阶梯。

 

 

当孩子犯错时,我们首先要了解问题而不是责备、吼骂。

 

我们需要放低声调,耐心地去了解孩子犯错的原因,了解他们对待这个事情的想法,再去引导。

 

如果孩子不小心摔碎了碗,剪坏了手工,爸妈可以告诉他:”没事,下次注意一点。“,然后帮助他一起收拾,他会感觉到莫大的信任与支持。

 

这样,孩子才会有安全感,以后再遇到任何问题,他都愿意跟父母说。

 

 

5

我们为你感到骄傲

 

多少孩子,终其一生的努力拼搏,仅仅为了获得家长的一句肯定。

 

孩子内心脆弱的时候,更需要家长的及时肯定。假如孩子总是得不到家长的肯定与鼓励,除了一根筋死磕到底地证明自己以外,还有可能走向极端,自暴自弃,或破罐子破摔。

 

“我为你感到骄傲”这句话所传递的信息是,你的努力和付出,你的成绩和进步,我看到了,你很棒!在“看到”的基础上“肯定”,是家长需要传递给孩子的态度。

 

 

大多数父母,对孩子有期望与要求,当孩子达不到自己的期望时,可能会表现出指责、不耐烦、失望的态度。

 

尽管这一定程度上可能会促进部分孩子发愤图强,但是这往往也传达了一种信号“你是优秀的,我才爱你”,潜台词就是“如果你不够优秀,我就不爱你了”。

 

对于孩子而言,在有条件的爱中成长,时常会感觉到受伤,质疑家长爱的是否是自己。因此,“我为你感到骄傲”,应传递一种过程导向,即为孩子的品质、努力和进步而骄傲,而非仅仅因为结果与成绩。

 

 

李玫瑾说过:“家庭的抚养不仅仅是物质的,更重要的是心理抚养。”

 

父母的言行,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性格。

 

一个真正的好父母、不是教孩子多少知识点,而是教给孩子好的学习方法与解决问题的办法。

 

作为妈妈,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说话方式,耐心的教导孩子。我们是孩子的父母,更是孩子的老师。

 

父母的循循善诱、耐心的鼓励,才能养出内心平和、自信而又独立的优秀孩子。

来源:一天一个早教亲子游戏

声明:发表此篇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图片来源于网络。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info@chinayoujiao.com

1304
0
0
分享
评论
(0)
0.03983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