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幼儿对未知世界的探索在成人的眼中就像是从盲盒货架上随机取下的包装精美的盒子,谁都不知道里面装的什么。有些人认为这样毫无意义,但有些人却能从中发现其精彩之处。就像一颗平平无奇的弹珠,在孩子们的眼中,那不仅仅只是一颗颗能够随意滚动的、五颜六色的小圆球,而是他们探索世界、感知世界的重要材料。那么弹珠究竟能给孩子们带来什么样的探索体验呢?教师又能从孩子们的探索中发现哪些惊喜呢?让我们跟随黄晓飞老师一起,进入孩子们的弹珠探索世界。
(*注:案例选编自成都市三十三幼儿园大班 黄晓飞《小珠子大玩家》)
缘起 /
在班级投放了弹珠的材料,幼儿在参加自主游戏中,会拿弹珠来进行速度变化的游戏,例如在盒子的左右摇晃弹珠探寻滚动的速度,在门缝框里滚动大小不同的弹珠去观察弹珠滚动的快慢,尝试体验在不同质地的路面(小石头路、木地板、草坪、沙池、水池等)上进行弹珠的速率的观察比较分析,最终获得了弹珠游戏第一季关于弹珠速度的相关经验及结论。
有了前期的弹珠游戏经验,本学期幼儿进入大班,对于游戏有了新的需求,随着游戏水平的提高,不再仅满足弹珠本身的单一性材料玩耍乐趣,他们更希望能够通过弹珠本身属性(滚动)的辅助,完成对于弹珠新的认识,这符合幼儿发展的特点,即感知特点到本质特点的发展过程。
01
给弹珠搭个桥
建构区幼儿们凑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在争论着什么。
小小:“你看嘛,弹珠跑的到处都是。”
果果:“弹珠应该放在一个盒子里,不能这样放!”
……
教师:“需要我的帮助吗?”
萱萱:“黄老师,我们想搭一座小桥,让弹珠在上面跑,但是始终找不到桥头从哪里开始?”
教师:“嗯,这是个问题,你们需要一个支点架起板子。”
只见小小和果果相视一笑,将木板架在了柜子里垒高的纸板上,小朋友发现架好了桥,但是弹珠会掉到桥的两边。几次尝试后,还是屡放屡掉,幼儿逐渐产生了焦急情绪,这时我提出:“积木并不是固定不动,改变它的结构你就会有新的玩法哦。”只见萱萱将立起的前面的木板放倒,改变桥面的构造,变成后高前低,弹珠就顺利从桥下掉下来。
分析支持
02
珠子的多种玩法
为了增加珠子材料的丰富性,帮助幼儿积累探索经验,我们投放了更多不同材质的珠子,看看孩子们的反应。
教师:“今天我们给弹珠找了一些好朋友,有小的塑料弹珠,小的玻璃弹珠,还有大球,小朋友可以任意选择来玩耍你们的弹珠游戏。”
瞬间弹珠游戏吸引了一大群的小朋友来参加,这一次只见又麟找来班上的旋转轨道和小宇一起搭建了长型塑料轨道。从旋转轨道的最上端开始一起放大的玻璃弹珠,小宇负责在轨道的下方拦截弹珠。
小宇:“真快!”
又麟:“这一次我们来试一试塑料的小弹珠。”
只见弹珠滚到了轨道的下面,小宇提议来试一试玻璃弹珠,又麟表示同意。经过一番测试,又麟总结出:塑料弹珠速度比较快,因为它重量最轻,接下来是玻璃弹珠,然后才是最大的弹珠。
我引导幼儿探索背后的原因,几人分别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小宇:“因为是塑料做的!”
又麟:“因为玻璃珠很重。”
我走上前总结道:“那是因为轻的珠子在刚开始滚动的时候速度就快,所以下滑的速度就快。”
又麟:“那我们可不可以试一试同时放珠子”
小宇:“可以尝试一下!”
于是两人相互配合开始了珠子的游戏。
分析支持
教师分析:
1. 幼儿关注的重点是坡度与物体速度的关系,幼儿在观察、比较、操作、实验的过程中深入探究、建构经验。
2. 幼儿把之前的弹珠游戏经验中得出的结论运用到新的情境中,重的珠子比轻的珠子滚得慢,迁移了之前在门缝间滚弹珠的经验。
教师支持:
1. 不同质地的珠子、球类都属于可运动性材料,教师给予幼儿在不同的材料选择中,比较操作后会产生主动探究的行为,在其过程中发现事物背后的现象,就是轻的珠子和重的珠子因为重量的不同会产生速度的不同。
2. 概念的界定是帮助大班幼儿厘清对于速度的概念,幼儿能够从对于事物与现象的外在特征认识(珠子可以滚)到了解事物与现象的变化(轻的与重的比较)。
03
珠子的回弹力
在一段时间内,珠子游戏都是班级中最火热的游戏。今天瀚瀚拿着我投放的新材料纸筒,找来了同伴钉钉,两人将两根长纸筒合在一起,拿出最重的玻璃弹珠,从一头把弹珠放进去。
瀚瀚:“哎,我的弹珠去哪里了呢?”
钉钉:“会不会在中间?”
于是,瀚瀚在两个长纸筒的中间去找弹珠。
瀚瀚:“哈哈,小家伙,藏在最中间。钉钉不行,你得配合我。”
只见这次,他们两人将纸筒拼接好,一人扶住管子,一人不断的往纸筒里放弹珠,但是弹珠散落一地。
钉钉:“我有一个好办法,我们去找一面墙,弹珠就可以弹回来,我们就不用一直不断地捡珠子了。”
弹珠撞击到柜面,反弹回来。
教师:“这个游戏有什么好玩的吗?”
瀚瀚:“你不懂黄老师这叫回弹力。”
在后面的评价环节里,我请幼儿分享了游戏过程,并且进行了概念厘清反作用力。
分析支持
04
轨道大探索
孩子们对弹珠的兴趣,让他们对弹珠的轨道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一天一种”玩法成为孩子们的日常。
>>>>
阶段一:双塔式乐高积木轨道
这天小朋友在一起搭建了一个旋转的轨道,由于高处口太小,洋洋选择了小珠子完成挑战,看到小珠子从弯曲的内部穿梭到地面,吸引了一大群小朋友的参与,不一会儿他们已经不满足小珠子,开始用小弹珠,可是小弹珠刚放下去,旋转积木轨道出现了垮塌,小朋友看着散落的一地的积木。
小周一:“小弹珠太重了,比积木还重,丢下去就会把积木弄垮的。”
小洋芋:“要不,我们用超轻粘土吧!肯定轻。”
于是孩子们在一起开始搓小圆球,丢下去果真顺利到达地面。
>>>>
阶段二:直角轨道
今天小朋友们想挑战用大积木来搭建轨道,安安提议:“我们用上一次长木板搭一个有转角的轨道。”她的提议很快得到了小伙伴的响应,搭好后,弹珠从高处滑落到转角处滚不动。
在分享小结环节,我给孩子找来了弧形设计作品图片,对比之下小朋友们发现是因为她们的轨道是一个直角,阻挡了弹珠继续前行。
>>>>
阶段三:弧形轨道
✦ 初次尝试
小朋友们有了前两次的经验,找来了大的弧形的积木,用了上一次小结中转向连接的建构办法,并还在两旁修建了围栏防止弹珠掉落。
游戏开始,可是弹珠滚到弧形的位置,停了下来。
翰翰:“弹珠又罢工了,是不是我们弧形的积木转不了那么大的弯。”
果果:“我们换一个小弧形积木。”
于是他们一起将大的弧形积木换成了小的弧形积木,还是用的小的转向连接的办法。游戏开始,但是弹珠在转角的位置还是停了下来。
✦ 再次尝试
根据上次搭弧形轨道的经验,又麟今天再次选择搭建弧形轨道。不同于转向连接的轨道,前半段他用了斜式连接的办法作为弹珠的起点,弧形积木两端作为连接点,在末尾设置了挡板,弧形积木的旁边设有围栏。
游戏开始,弹珠滚落卡在了挡板与积木中间,第二次调整挡板位置,挡板放置在圆弧上面,小弹珠顺利通过。
分析支持
弹珠游戏一开始都是幼儿自主发起,没有既定的游戏方案,无论幼儿自身还是教师都不能预测游戏的发展情况,体现了幼儿自主探索游戏并在游戏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品质。
✦ 第一步:了解游戏背后的问题
从幼儿弹珠游戏的成长路径及深度学习的路径我们可以看出,幼儿游戏背后的一系列问题。
1. 如何搭建轨道的起点?
2. 如何使得数量多的珠子一起滑落?
3. 如何让珠子不在教室里跑来跑去?
4. 什么样子的珠子不会让搭好的乐高积木建构体垮塌?
5. 珠子为什么在大的小的弧形轨道都不能转弯?
6. 珠子对于什么样的围栏才不会跑出去?
✦ 第二步:聚焦科学问题中的探究点
第一阶段:单一性材料珠子关注——物体结构与物体变化
第二阶段:多元化材料的关注
1. 不同的珠子——斜坡斜度与物体速度
2. 纸筒游戏——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第三阶段:轨道的不同搭建方法
1. 双塔式轨道——物体重量与物体的速度
2. 转向连接轨道——物体结构与珠子的功能关系
3. 斜式连接+转向连接+组合围封轨道——斜坡斜度与运动方向
✦ 第三步:教师的支持策略帮助幼儿解决问题建构经验
1. 材料与空间的支持,提供许多不同的珠子与辅助材料给予幼儿进行观察、对比、预测、反思。空间的要求对于珠子游戏来说很重要,开阔的场地满足了幼儿游戏进行的需要。
2. 建构技能的前期铺垫,幼儿在老师的指导下有前期的垒高、延长、平铺等经验,但是游戏的需要,还需要给幼儿补充基础的建构经验下转向连接、斜式连接、弯曲平铺等复杂的建构经验。
3. 教师从科学的相关概念出发,寻找与幼儿经验相连接的事物和现象,帮助幼儿获得下一步的游戏策略。
第二届获奖案例(已发表)
>>> 获奖案例 | 从邂逅光影到化身为“灯光师”,看这位老师如何从细节中发现教育契机,让教育归于生活!
>>> 获奖案例 | 幼儿园的“水上过山车”竟然没有水?看看这些孩子如何机智的解决!
>>>获奖案例 | 搭建只能用积木?看这群孩子如何巧用新材料,在泥土里建起一座真的十字桥!
>>>获奖案例 | 教室太小限制孩子的搭建?当搭建超越空间限制时,奇迹也随之而来!
>>>获奖案例 | 把电影院搬进小森林,这所幼儿园的孩子可真敢想!
>>>获奖案例 | 一条警戒线引发的滑梯探索事件……
>>>获奖案例 | 一个发霉的调料瓶引发的科学探究大作战!
>>>获奖案例 | 窗帘也能玩出新花样?这里的童年“布”一样!
>>>获奖案例 | 这群孩子竟然在幼儿园“跑酷”,把枯燥无味的体育活动玩出了别样精彩!
>>>获奖案例 | 漏水的空调竟然也能成为游戏材料,看这群孩子如何化身“小小修理工”!
>>>获奖案例 | 当这所幼儿园的孩子“沉迷”于爬树时,出乎意料的事发生了……
>>>获奖案例 | 孩子从“观荷”到“挖藕”,一片荷塘竟然成了贯穿幼儿园一年四季的特色课程资源!
>>>获奖案例 | 同样是打仗,这些孩子们将“超级大坦克”开进了幼儿园!
>>>获奖案例 | 幼儿园的萝卜变“黑”了?一次关于“冬藏”的自然课程正在发生......
>>>获奖案例 | 从自主到深度:7层医院大楼“搬”进幼儿园!由火神山医院引发的建构游戏挑战……
>>>获奖案例 | 一块平平无奇的石头也能变成“天外来客”?孩子眼中的世界原来是这样……
>>>获奖案例 | 从种植到收获,这所幼儿园的孩子一步步探索出“油”的奥秘……
>>>获奖案例 | 有魄力!园长直接批了一块地,让孩子们在幼儿园里完成了“造池养鱼”的小梦想!
>>>获奖案例 | “危险”的砖块、水泥、石头齐上阵,这所幼儿园的“建筑师”不一样!
>>>获奖案例 | 儿童的游戏活动如何“创新”?一次收材料的契机让老师发现了答案!
>>>获奖案例 | 谁说小班的孩子不会玩?即使一块简单无奇的“布”也能在他们的手里玩出百变花样!
来源:读懂儿童
声明:发表此篇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图片来源于网络。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info@chinayouji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