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说”是一种重要方式。父母对孩子的说教并非不可行,但是要想让孩子接受说教,必须做到:
(1)说得有理。道理正确,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符合孩子实际。
(2)说得有力。话语不能干巴巴、枯燥乏味,要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生动、形象,有实际例证。
(3)说得精要,不啰嗦。重要的内容可以重复,但不能啰嗦。
(4)说得适时。不能盲目地有机会就说,应该选择合适的时机。孩子最烦父母天天说,不分场合地说。
(5)说得有新意。最忌讳车轱辘话来回说,老一套谁也不爱听。说话要有新意,新的信息才能让孩子产生新鲜感,才能听进去。
这几条要做到是不那么容易的,需要父母经过一番努力才行。如果一时做不到,父母应该适可而止,少说些,能不说就不说。此外,天天进行说教的家长,绝不是高明的父母,也不会是高水平的父母。
生活中,许多家长往往对自己的孩子期望很高,总希望孩子事事顺自己的心愿。若有不顺心就不停地说教,翻来覆去,便成了唠叨。唠叨一般总是指责的多,批评的多,抱怨的多,有时甚至讽刺挖苦,孩子当然不爱听,甚至会感到厌烦。唠叨没有明确的目的或要求,见什么说什么,想到哪里说到哪里,让孩子无所适从,还会有损家长在孩子心中的形象。
作为父母,唠叨让人厌烦,易招致怒气,那么对于孩子的一些行为究竟应该怎样去纠正呢?
首先,要学会尊重孩子,正确把握孩子的心理状态。一般情况下,孩子的心理状态会不同程度地有所呈现。父母这时就要善于把平时对孩子的了解与他在谈话中的外部表现联系起来,细心观察孩子的神情、言语、注意力和习惯动作的变化等,从而正确把握住孩子的心理状态。
其次,要多与孩子交流。
最后,以行动代替说教。当孩子怠惰、不专心读书,父母说教无效时,不妨停止语言的劝诫,改为行动,施以适当的处分,让他反省自己的过失。父母看到孩子有悔意就不要再过多地加以指责。有过亲身教训后,孩子会有改进,父母还是少唠叨为妙。因为唠叨不是教育孩子,多半是家长为自己的辛劳找一个心理平衡。
来源:婴幼儿教育网
声明:发表此篇《唠叨让人厌烦易招致怒气 培养男孩切忌唠叨》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info@chinayouji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