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
中国幼教网
vip1
发布时间:2022-05-07
关注

 

01

短暂叫停

面对拒不认错的孩子,不妨先让他回房间安静10分钟,等孩子情绪平复了,再和他讲理。同时,家长生气想要打人时,也需要先处理好自己的情绪,不妨在内心从1数到10,告诉自己先冷静;或者离开现场,到另一个地方5分钟,打孩子的冲动就会减少很多。

02

细节示范

年龄较小的孩子虽然知道指令和规则,却很难决定该怎样做。当他不行动或不接受指令时,家长又以为孩子不听话。因此,在让孩子了解行动规则的同时,还要指点他具体怎么做,例如,书如何摆、玩具怎么收、坐要怎么坐、话要怎么说等。

03

澄清规则

有时候孩子不听话,不愿与家长配合,是因为他不了解或忘记了行为的规则。再一次提醒孩子,可以让孩子体会和了解规则的存在。如上街购物孩子看到什么都想买时,可以对孩子说:“我们今天上街是要给奶奶买礼物,其他东西一律不买。”家长在向孩子解释规则时,应该避免预先就认定孩子不听话,例如“你要我说几百次,才会听话”,这类语言会让孩子更加任性和固执。

04

低声教育

低声调表达了对孩子的尊重和信任,给孩子传递了平和的态度,相当于告诉孩子“只对事,不对人”,那么,孩子也会学着把焦点放在错误本身,更理智、诚实地看待自己。孩子和大人一样,需要被尊重,用坚定、温和的声调来对孩子说明或提出要求效果会更好。

05

耐心纠正

一些父母认为孩子小,任性、不听话是一种自然现象,长大了就会变好,其实孩子的行为是累积而来的,好的行为累积就变成好的习惯,反之亦然。孩子出现自我、懒散等行为时,家长不能视而不见,要随时负起纠正的责任。如果家长缺乏这种耐心,实际上就是在姑息孩子更自我、更懒散。当孩子表现出主动完成作业、帮忙做家务、对人友善等家长希望看到的行为时,也要及时予以肯定。

 

 

来源:幼儿园园长联盟 2022-04-30 20:58

声明:发表此篇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info@chinayoujiao.com

321
0
0
分享
评论
(0)
0.06349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