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
中国幼教网
vip1
发布时间:2022-08-15
关注

什么样的家庭培养出的孩子更容易被欺负?母早点了解,把孩子养成硬气娃!
——虎妈
作者 | 席席老师

来源 | 习伴(ID:xiban2020)

心理学家武志红说过:

“父母是孩子最大的命运。”

李玫瑾教授曾经对孩子被欺负这个话题有过直接而简单的解答:

“孩子在学校挨打了,一定要还回去。”

这一条也被很多家长奉为真理。

在孩子被欺负的时候能够及时反击,确实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避免孩子进一步受伤害。

如果孩子足够幸运,对方能够在吃到亏的时候及时收手,固然可喜,但如果不幸遇到一个打不过的,受伤的又会是谁呢?

即便是打赢了,怕是在孩子心目中也会留下“拳头即正义”的印象,渐渐有了暴力倾向。

作为家长,既不愿意看到自己的孩子被欺负,也不愿意看到孩子因为被欺负而动手打别人。

那么容易被欺负的孩子都是什么样的?

追本溯源,我们总结了三类家庭,这样的家庭培养出来的孩子,最容易被欺负。

领导型家庭:

让孩子丢了自决力

自决力是孩子走进社会最为必要的能力。

有这样一种家长,在家里把孩子当下属,自己当领导。

孩子的大事小事都要掌控,导致孩子过分依赖父母,变成长不大的小孩,在遇到问题的时候没有自己解决的能力。

这样的孩子容易被他人认为欺负一下也不会付出太多代价。

电视剧《以家人之名》里,乖乖女齐明月出场就是被人欺负:

两个小混混碰瓷齐明月,胆小怕事的齐明月顿时没了主意,差点就上当凑钱了事,幸亏碰到李尖尖和两个哥哥前来“见义勇为”,才没造成更大的损失。

一个成绩优秀的孩子,为何遇事如此畏畏缩缩?

原来这一切都源于她的父母:

齐明月从小有个领导型母亲,从吃饭穿衣到最后工作志愿,母亲都全盘控制,稍不如意就恶语相向。

齐明月买衣服要买妈妈指定的颜色,点菜要点妈妈定好的菜式,甚至最后的工作也要选妈妈安排的工作。

齐明月最后忍无可忍,高考的时候故意少填一张答题卡,宁可毁掉自己的前途也要去反抗妈妈的强势。

作家武志红在《感谢自己的不完美》中说:

幸福的家庭,都有一个共同点,家里没有控制欲很强的人。而不幸的家庭,都有一个控制欲很强的人。

小时候被控制得没有试错机会,长大了就拿命运做赌注。

被人欺负尚且能讨回公道,可是被命运欺负,一辈子只能自食恶果。

仆人型家庭:
让孩子丢了规则感

还有一种父母,什么都听孩子的,看似是尊重孩子的意愿,实际上是纵得孩子丢失了规则感,在面对处处是规则的社会,就难免被人欺负。

还记得多年前在公交车上被暴打的7岁男孩吗?

一男孩放学后独自坐公交车回家,对着一名陌生男子连连挑衅,不停地踢男子的手。

没想到被踢男子也不是善茬,他抓住男孩的衣领就是一个背摔,又对着男孩的脸连踹了好几脚。

直到后座的乘客赶来阻止才肯罢休。

暴打一个小孩本是不对的,但是网友们却一阵叫好。

纷纷表示“家长不教训,自然有人替你教训”。

在家里无法无天惯了,就觉得四海之内皆“我妈”,人人都要惯着自己。

殊不知社会上并不是每个人都是好性子,当“熊孩子”遇上“熊大人”,受欺负的就是孩子自己。

《知否》中顾廷烨的继母为了让自己的亲生儿子继承爵位,对顾廷烨施行“慈母多败儿”政策,把顾廷烨惯成了一个无法无天的性格:

先是妄议朝政断送了科举之路;

后又先娶外室断送了大好姻缘;

最后跟父亲吵架,当场将父亲气死。

还以为继母能继续袒护自己,谁知往日和蔼的继母突然翻脸,指责顾廷烨“顽劣不堪”。

把他赶出家门,顾廷烨这才反应过来,“姑息养奸”是他这辈子中的最大的圈套。

而他之所以会落到这步田地,都要怪他身边那些半瓶子醋:母亲、保姆、教师,他们全都对他呵护溺爱,无微不至。

作家毛姆曾写道:

年轻人在成长中被寄予厚望,童话和幻想是他们的精神食粮,而这些都让他无法适应现实生活。

仆人型家庭里长大的孩子,认为不用遵守规则也能获得想要的一切,可一旦步入社会,当惯了“山大王”的孩子往往被欺负的几率更大。

仇人型家庭:

让孩子丢了爱人的能力

哈医大曾做过一场长达20年的跟踪调查:

他们通过对3000多名中学生人际关系敏感症状和问题进行调查后发现:

父母不吵架的家庭中,孩子人际关系敏感问题的检出率为8.8%,而父母经常吵架的家庭,孩子人际关系敏感问题检出率高达20.4%,远高于不吵架家庭中的孩子。

吵架的父母,把日子过成了仇人。他们关系紧张,且互相贬损。

动不动就爆发的家庭内战会让毫无准备的孩子缺乏安全感,从而变得敏感内向。

他们感受不到人与人之间的温暖,对人际关系持消极态度,在交往中会变得敏感、不自在、自卑、退缩,从而更容易被人欺负。

作家池莉曾有过一段失败的婚姻。

可为了孩子一直勉强维持着,原以为是在保护孩子,却不想孩子因此变得更加敏感。

有一次池莉与丈夫吵架,拒绝了孩子想要一起玩游戏的请求,可孩子却不声不响,自己默默离开,一个人回了房间。

当事后池莉想跟孩子谈谈的时候,什么都没开始说,孩子的眼泪已经止不住的流了。

夫妻是家庭的建筑师,父母恩爱的家庭就像一个温暖的巢,给孩子足够的安全感。

家庭是孩子体验社会关系和培养社会交往自信不可忽视的场所。

父母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孩子是否具备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的能力。

 

一个领导型家庭,让孩子从小没有主见,胆小怕事,受人欺负;

一个仆人型家庭,让孩子漠视社会规则,无法无天,被人反制;

一个仇人型家庭,让孩子丢掉了安全感,无法爱人,社交敏感。

孩子容易被欺负,大多出于这三种不健康的家庭模式。这对孩子来说是一生不可逆的伤害。

幸福的人一生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用一生去治愈童年。

希望每个家长,即便是再忙,都要花点时间审视自己,用心陪伴,用爱相随,给孩子一个温暖美好的家庭,一个足够健康的成长环境。

 

未来的路,即便有风有雨,家是孩子结实而坚韧的后盾。

来源:男孩派

声明:发表此篇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图片来源于网络。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info@chinayoujiao.com

1203
0
0
分享
评论
(0)
0.05170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