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
中国幼教网编辑
vip1
发布时间:2022-08-05
关注

 

中班幼儿的社会心理发展水平带来的交往困扰

据刘老师说,在小班的时候并没有发现孩子们因为模仿故事里的人物动作发生争执,小班的时候只是老师讲,孩子就自然跟着做动作。而案例中孩子们正是中班下学期(5岁左右)

社会心理研究表明,中班是“友谊”发展的关键时期。幼儿渴望友谊,他们认为身体接触是亲近和友好的表示,但在现实生活中,由于缺乏适宜的交往策略经常导致不愉快的交往事件和冲突。在这一时期,当孩子们想交朋友但缺乏一定技巧时,行为上可能出现恶性循环。孩子们需要从成人处获得掌握特殊交友技能的帮助。

可见,5岁左右的幼儿既想和同伴建立友好的关系,又缺乏恰当把握动作分寸和选择多种适宜交往策略的能力,这才会导致中班幼儿在共读中比小班幼儿更多出现肢体冲突。

同时,轻松温馨的共读过程也激发了他们互相亲近的心理需求,故事中有趣的角色行为为他们用行动示好提供了模仿范本。

再者,孩子们感悟故事的表现也不同,有的是在心里回味,而有的则外向地用动作表现,当某个孩子进入角色并用动作表现时,他旁边的孩子显然没有角色表现的心理准备,于是冲突就发生了。

以上的研究和分析,让我们清楚地看到,阅读时的同伴冲突不是偶然发生的,是幼儿社会心理发展到一定阶段会出现的普遍问题和学习需求,是需要教师的引导去促进他们的主动学习和发展的。

那么怎样的引导既保证孩子享受阅读的乐趣,又能解决孩子的行为问题呢?

 

 

 声明:发表此篇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文章综合来源于网络。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info@chinayoujiao.com

 

 

1200
0
0
分享
评论
(0)
0.03933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