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 | 新东方家庭教育(ID:xdfjtjy)
◐
“你要是个鸡或者狗,我早就拿绳子把你勒死了!”
“周末的时候在家收拾半天擦的窗明几亮,做了好吃的等老妈回家。
老妈看了一眼说:‘一辈子家庭主妇的命。’”
“走路的时候摔跤,起来看到膝盖青肿,拿云南白药喷剂。
老妈坐在沙发上冷笑道:‘怎么不把脑袋磕一下啊,磕不死你啊。’”
“‘养你还不如养狗。’
‘你怎么还不去死?’
‘你活着就是凑人数......’
以上来自一个单亲母亲的日常叨叨,目前先想到这么多,答主今年17岁。”
......
有一位老艺术家,性格追求完美,对独生女儿要求特别严苛。
哪怕女儿已经一路读到了美国常春藤大学的博士,她依然每次都对女儿恶语相向,始终不肯说一句肯定的话。
有一次,她去美国看女儿时,两人再一次吵了起来。
女儿问:“我是不是永远都没有办法让你满意?”
她冷漠地回复:“你觉得自己做得很好吗?”
女儿听罢,翻身就从阳台纵身跃下,没有救回来。
其实,这个老艺术家在外一直以女儿为骄傲,但面对女儿的时候,她却像刺猬一般,扎得孩子伤痕累累。
她不爱自己的孩子吗?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能把女儿培养进世界名校,她一定付出了无限心血。
然而,就是因为她的刀子嘴,最终毁了孩子的生命,也毁了整个家庭的幸福。
正面管教创始人简·尼尔森博士曾说:
“我们究竟从哪里得到这样一个荒诞的观念,认定了如果想要让孩子变得更好,就应该先要让他感觉更糟?”
事实恰恰相反,当孩子感觉糟糕时,更糟糕的情况已然发生。
去年十月,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曾对2006名18-35周岁的青年展开了一项调查。
结果显示:
“高达90.6%的受访青年坦言父母对自己进行过言语上的打击式教育,45.4%的受访青年表示持续到中学。
59.7%的受访青年认为打击式教育会导致孩子缺乏自信,容易自我否定。”
看过一个新闻。
沈阳有个16岁的少年,一天之内故意纵火八起,只因为要报复父亲的打骂和毒舌:“他说我早晚得进监狱,我就进给他看!”
想起《中毒的父母》这本书里的一段话:
“小孩不能区分事实和笑话,他们会相信大人所说的有关自己的话,并将其变为自己的观念。”
所以,差评师一般的父母,会变成孩子成长路上难以消散的梦魇。
我们的刀子嘴,会让他们从此深陷自卑的泥潭,从此自暴自弃,内心千疮百孔......
其实,不止是亲子关系,语言暴力对于夫妻关系的杀伤力,同样也是巨大的。
有多少夫妻,因为不会好好说话,导致婚姻有了裂痕,甚至走向了尽头。
在节目《我是演说家》中,嘉宾寇乃馨曾通过亲身经历,回顾了自己是如何用言语伤害了她的丈夫黄国伦。
她提到,她和黄国伦个性都很强,谁都不愿意让着对方。
有一次,为了吵架能吵赢丈夫,她决定挑最伤人的话去讲:
“黄国伦,你凭哪一点配得上我寇乃馨啊,你知不知道你离过婚,你是二手货,你配不上我。”
当时,黄国伦没有回嘴,却转身收拾行李出了门。
走到门口时,他转过头对她说到:“乃馨,有些话是不能出口的,你知道吗?”说完,他便头也不回地走了。
这件事让寇乃馨非常后悔。
她说:
“有时候,越会说话的人,越容易用你的言语去伤人,越会说话的人,越会用你的话语形成一种暴力,我第一次发现,我自己有可能是一个家暴者。”
她幡然醒悟——婚姻中,千万别对你爱的人飙狠话。
一时的口舌之快,就像一把利器,在我们张嘴的瞬间生生刺向了另一半。
然而,我们气撒了,心里爽了,可伤害也实实在在造成了。
不好好说话,是婚姻里最可怕的毒药。
我们就这样,把最亲的人越推越远,让夫妻感情病入膏肓。
皮质醇是一种人体在面临压力时分泌产生的激素,如果长期处于高水平状态,会导致记忆力下降、抑郁、体重增加等一系列问题,还会损害人的逻辑推理、语言处理、情绪表达、沟通等能力,对健康危害极大。
舌头无骨,却伤人最深。
狠话在说出口的那一瞬间,其实就已经没有了挽回的余地。
越是最亲的人
越要“有话好好说”
好好说话,才是一个家庭最宝贵的家风。
来源:男孩派
声明:发表此篇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图片来源于网络。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info@chinayouji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