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快救救你孩子吧!”
当我拼尽全力发出这声呐喊的时候,老公正瘫在沙发上刷手机,而他保持这个姿势已经有两个小时了…
“小孩子偶尔有些不开心很正常,别小题大做!”孩子他爸连头都不抬起来看我一下。
“啪”,心里一直绷着的那根弦,好像突然间断了,泪水怎么也止不住。
刚才,我在女儿的电脑上发现了她的“秘密”——一个名叫《这世界没有人懂我》的文件夹。
我有些不安的点进去,看到的是一个个标注了日期的文档:
触目惊心的文字在我面前,我无法想象我的女儿竟然变成了这样,真的是女儿太脆弱?还是……
我打开手机搜索“青少年抑郁”。
“青少年抑郁症是指起病于少年时期的抑郁症,一般是指13-18岁这个年龄段,严重影响孩子的教育与生长。1-3”
“在青少年抑郁症中,抑郁情绪、易激惹和快感缺乏是核心症状,其次是食欲和体重变化、失眠和睡眠过度等躯体症状。4
如果孩子出现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和学习能力下降,厌学,不愿正常跟同学交往,甚至在学校里无端哭泣、自伤、用小刀尺子划自己,或者表现出对抗父母、不听管教、离家出走,出现言语暴力或攻击性行为,必须警惕及时就医!”
很多症状都和女儿最近的表现对应上了。
除了她日记上写的那些,老师之前也反映她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经常发呆,成绩直线下滑。最近放暑假在家,也不出门去玩,天天躲在房间里,客人来了也不愿意说话…
孩子不会真的…?!
想到这我头皮发麻!
感觉问题已经刻不容缓!老公是指望不上了,我决定先和孩子好好谈谈…
唉!不知道是不是我们平时对女儿太严了,每天我总是跟她念叨班里前两名的成绩,说人家怎么好;她被同学欺负了,她爸就骂她“怎么不欺负别人非欺负你”,说她太矫情…
渐渐地,好像她也不怎么和我们说话了。
2
我心乱如麻,联系了所有的亲朋好友,终于找到一位心理医生。毫无意外,我的女儿被确诊了青少年抑郁症,不过医生告诉我,青少年抑郁症患病率并不低,大约二十个孩子里面就会一个。
好在我女儿这个病情不算太严重,医生告诉我规范的药物治疗是重点,同时也需要家长更多的心理干预。学习将是我下个阶段要长期坚持做的事情,然后医生就给我推荐了几个专注儿童心理的公众号。
其中多位心理专家都有提到,预防和解决孩子的心理问题,父母与孩子的沟通非常重要,很喜欢的几句话与大家分享:
“不同阶段的沟通方法是不同的,小时候可以斗勇,到了青春期就要斗智,孩子真正需要的是被理解、有空间,学会尊重孩子,实现从命令到引导的沟通模式转变”;
“当孩子来向我们求助时,我们首先要100%提供支持和帮助,同时我们不要否定孩子之前为解决问题自己所做的一切尝试。这就是父母给孩子提供的最重要的5%改变”;
“父母要做孩子的一个容器,让孩子的生命力和情绪在与父母的关系中流动:
培养孩子的责任感,认可他;
了解孩子的兴趣,支持他;
允许孩子的情绪、允许孩子的生命力在其中自然的流动…”;
“家是港湾,爱是退路,青春期是一个疼痛的过程,也是一个蜕变的过程。父母理解与包容的爱,才是防止孩子抑郁最好的药”;
……
还有一个公众号“心理专家说”非常专业,非常喜欢,在这里我看到了触动人心的故事、看到了孩子的期待、看到了沟通与包容、也看到了“治愈”的力量……
我意识到想要解决孩子的抑郁状况,这条路很长,需要很多时间,首先得从了解这项可怕的疾病开始!
恰逢暑假也给了我和孩子沟通、倾听孩子内心想法的契机,我会利用好这个机会,合理调整孩子的生活娱乐,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更多鼓励孩子表达情绪,多交朋友,让孩子走出自己的世界。
毕竟,对抗抑郁症,是我和孩子要共同面对的事情。
点击阅读原文,测测你的心理健康指数,让我们一起对抗抑郁吧~
来源:儿童心理课堂
声明:发表此篇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图片来源于网络。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info@chinayouji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