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还有一个问题也是老师们比较关心的。《评估指南》里提到幼儿园的教育质量评价应该既有外部评价,也非常强调自我评价,而且要建立起自我评价的机制。为什么?因为《评估指南》强调的是以评促建,而不仅仅是给幼儿园打个等级。提升质量,既是工作的原则,也是这项工作的目的。
对于质量提升而言,外部评价督导固然重要,必须“充分发挥评估的引导、诊断、改进和激励功能”。但它真正发挥作用还是要通过幼儿园自身发挥积极主动性。因为一来外部评价不可能经常进行,二来“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因此,常态化的自我评估更加重要。
那怎么来建立自我评价的机制?《评估指南》已经给出答案:“幼儿园应建立常态化的自我评估机制,促进教职工主动参与,通过集体诊断,反思自身教育行为,提出改进措施。”我的理解是,这就是基本方法。围绕质量标准反思自己的教育实践,本身就是一种自我评估。多年来,很多幼儿园已经建立了很好的园本教研制度,只要理解掌握了质量评价标准,经常根据标准对照自己园所的工作,诊断问题找出差距,群策群力研制出改进方案并付之于行动,自评机制自然就建立起来了。
此外,《评估指南》中提出幼儿园一学期要有一次自我评价,那这个自我评价是不是可以总结我们对于教育的反思呢?我们可以将这次自我评价与园本教研制度、定期的工作总结结合起来,有目标地按照评价指标体系进行考察,反思我们的工作。这是我的一个想法,有待幼儿园的实际尝试。但我认为这是可行的,我们没有必要再做一套新的制度,或者再去专门搞另外的一套体系,而是利用幼儿园已有的东西,与之相结合。
声明:发表此篇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文章综合来源于网络。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info@chinayouji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