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脑科学研究将人的大脑分为左右脑和上下脑。其中上层大脑负责三思后行,下层大脑代表直觉和本能。
我们希望孩子拥有如下品质:能管理好情绪,有同理心,遇事不冲动等。这些品质都是由孩子的上层大脑控制的。但是在孩子几岁的时候,他的上层大脑还在“施工”,直到十几岁,才算初步“完工”。因此,当孩子遇到不如意之事,没有上层大脑的作用,他很容易被困在下层大脑,凭着本能行事,表现为大发雷霆,而且普遍缺乏共情能力和自控力。
杏仁核是下层大脑的一部分。它的作用是快速处理和表达情绪,尤其是愤怒和恐惧这两种情绪,它像是大脑的“看门狗”,对我们随时可能受到的威胁保持警惕。
儿童的杏仁核比成年人的更敏感,经常“起火”,只要接收到一点不良信息,它就会立刻接管大脑,让孩子做出冲动反应。
比如5岁的乐乐正在画画,画笔突然断了,这时他的杏仁核马上开始行动,给他传递了愤怒的情绪,他的下层大脑受到了愤怒情绪的冲击,使他无法保持心平气和。这时候你告诉他“不要生气,一会我给你买新笔”,他多半也听不进去,直嚷着说“我不要笔断裂,我现在就要笔变好。”
当孩子发脾气时,家长不当的回应方式可能会让孩子更愤怒。比如孩子要吃冰棒,家长说:“冰棒太凉了,吃了容易拉肚子,不能吃。”这是只顾说教,忽略了孩子的需求。
如果孩子继续不依不饶,家长会用权威打压孩子:“你越闹越不让吃冰棒。”这时孩子委屈到了极点,嚎啕大哭。家长可能会置之不理:“就让他哭,哭一下就好了。”也许孩子哭累了确实会消停一下,但这样的回应方式压抑了孩子的真实情绪,孩子持续得不到满足,只会越来越暴躁。
来源:亿童幼教装备
声明:发表此篇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图片来源于网络。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info@chinayouji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