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
中国幼教网文字编辑
vip1
发布时间:2022-07-13
关注

近日,看到一则新闻:哈尔滨的一位父亲,为了锻炼儿子的独立性,决定不再车接车送11岁的小明上下学,让他自己从学校走路回家,结果第一天孩子就走丢了。

 

最终,警察在一个公交站台找到了孩子。原来孩子回家的时候走错了方向,绕着小区转了一圈,而原本他与家的直线距离只有一公里。

 

 

对此,网友们纷纷发表着自己的看法:

“父爱犹如山体滑坡,让人猝不及防。”

“5分钟的路程,11岁找不到家……每天上学是蒙眼坐轿子去的?”

 

还有一些网友比较中肯:

“要锻炼孩子独立性,但要提前教呀,不能心血来潮。”

 

确实,听闻了太多“巨婴”“妈宝男”“啃老族”令人气愤的故事,越来越多的父母开始重视对孩子独立性的培养,但不少都是“跟着感觉走”,想当然地乱来,从而陷入了独立教育的误区。

 

有些父母或许如上述新闻中的爸爸,想用揠苗助长的方法让孩子“一夜长大”,或许进行的是“伪”独立教育——在某些方面要求孩子独立,但在另一些事情上又要求孩子听话,孩子的独立自主也就成了“纸上谈兵”。

 

 

图片
什么是真正的独立

 

中科院侯瑞鹤博士曾说过:“真正的独立不是训练得到的,而是孩子在得到敏感、有爱的照顾,获得对这个世界基本的信任感,在感到被爱的基础上,自然产生的内在需求。”

 

首先,家长要明白,对于孩子来说,什么是真正的独立自主?

 

独立,是指孩子可以处理与年龄相匹配的事情,比如他可以自己吃饭、穿衣服、洗手等。自主,是指孩子有一定的想法和主见,能对自己的事情做出相应的判断和选择。比如孩子可以自己决定穿什么颜色的衣服,选择买什么类型的玩具和书等。

 

具体而言,幼儿的独立自主应该包含以下三个方面:

1.能力所能及地完成自己的事情,比如自主穿衣、穿鞋、吃饭、喝水、如厕,不需大人代办和提醒。

 

2.面临多种选择时,能够自主做出选择,而且能够接受选择的结果。比如选择去妈妈办公室玩,就要接受妈妈工作时间是没办法陪自己玩的,只能自己在办公室安静地玩。

 

3.情绪上的易安抚性。独立自主的孩子,情绪上更稳定,在妈妈离开后也能独立玩耍,有情绪时,也能很快被安抚。

 

图片
培养独立自主需谨记两个原则

 

原则一:

独立自主需要爱,但不是溺爱。

 

独立自主能力的发展是在获得爱的滋养基础上的自然过程。当然爱也要区分爱和溺爱,两者的区别是:

 

爱是孩子成长需要的,溺爱是父母想要提供给孩子的。如果是有利于孩子成长的就是爱,这个爱并非都是以温柔的面目出现,有时甚至残酷,需要干预孩子的快乐,比如我们拒绝让孩子边吃饭边看电视等。

 

溺爱通常是长辈想提供给孩子的爱,这样话你肯定听到过:

 

“宝宝不吃呀,来,奶奶喂。”

“不要你帮忙,赶紧去写作业。”

“你不行,都没洗干净,放那我来。”

 

还有些家长因为工作原因不能长期陪伴孩子,便通过满足孩子的各种物质要求来弥补心中的愧疚。其实,好的培养方式应是我们基于对孩子和自己的了解,提供孩子成长所需要的支持和爱。

 

原则二:

独立自主需要规则,但不需要过多的规则。

 

独立自主的培养必须在规则之下。现实家庭生活中往往会出现两种情况。

 

一种是缺少规则,家庭中如果没有明确的界限,孩子就不知道边界在哪儿,这会不断导致孩子的行为不断越界。

 

另一种是规则过多,如果规则过多过细,孩子就没有自己的空间,他也没办法做到独立和自主。所以我们要让孩子知道行为的界限,并尊重他自主选择的权利;同时也要给孩子提供必要的信息,供他评估和判断。

 

图片
家长这样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

 

暑假正是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的好时机,家长不妨在日常生活中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孩子自己能够做的事情绝不包办

 

还是那句老话“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比如穿衣吃饭,不要因为他浪费时间或者做得不好,就火急火燎地给代劳了。家长要善于观察,看孩子哪个环节做得不好,给予指导纠正。

 

如果孩子做得比上次好,要及时表扬;如果做得不好,让他自己承担后果,比如因穿衣磨蹭上学迟到,就要接受老师惩罚,这样他会有一个“承担”的意识,会争取把事情做得更好。

 

二、把孩子当作独自个体,给他们表达的自由

 

很多时候,我们习惯将孩子的自由意志和表达视为某种对父母的“反抗”或者“顶嘴”,还会怀揣着自己的想法和某种预判,“逼迫”孩子按照我们认为的那样来做。
作为父母,我们应该让孩子自由表达想法,这一方面说明我们给了孩子足够的自由,我们彼此间的关系充满了信任,能让孩子不惧怕地表达自己;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孩子真的在思考,有自己的想法和主见,也让他体会到被尊重的感觉。

 

 

三、孩子遇到困难,尽量让他自己解决

 

人这一生会遇到大大小小无数困难,有的人在困难中找办法,越挫越勇,但有的人,困难一来就倒了。当孩子遇到困难,家长先别急着告诉孩子怎么做,先问问孩子的想法。比如孩子不小心弄坏了别人的玩具,该怎么解决可以让孩子自己去跟别人谈,家长可以提供一些帮助,但解决方案由孩子定。

 

最后小编想说,当孩子开始有自我独立的意识时,家长千万不要“泼冷水”,把它扼杀在摇篮里,请珍惜孩子的这种“觉醒”并正确引导,慢慢地让孩子养成独立不娇气的性格,这会让他终生受益!

 

来源:亿童幼教装备
声明:发表此篇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图片来源于网络。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info@chinayoujiao.com

1176
0
0
分享
评论
(0)
0.04009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