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
中国幼教网文字编辑
vip1
发布时间:2022-07-13
关注

孩子的成长过程,

需要表扬和激励,

也需要批评和惩罚。

无规矩不成方圆,

我们都不喜欢惩罚孩子,

但有时候这是很有必要的。

为了孩子能够知错就改,成为更好的自己,

惩罚孩子的这6个原则,家长要注意!

 

01
分清行为和动机

 

很多时候,孩子做了错事,并非本意,

也许因为他喜欢探索,把东西弄坏了;

也许他跑得太快,不小心碰到了别人......

此时,家长要把孩子的行为和动机分开来看。

 

 

 

我们要关注:

第一,他是否主动承认错误、承担责任;

第二,他是否需要我们帮助去更好地探索。

如果他隐瞒事实、逃避责任,就要加大惩罚;

但若主动认错,就可以视情况减轻惩罚。

 

02

依照规则来惩罚

 

 

所谓,国有国法,家有家规,

跟孩子约定一个奖惩规则,

他知道自己犯了错会面临什么,

这样,他平时就会有所注意,

减少犯错误的概率。

家长也要管住自己的“情绪猛兽”,

不能因太生气了,就滥用“私刑”,

这对孩子不公平,

也会让孩子失去对父母的信任。

 

03
指明要求不含糊
  

 

孩子做了错事,也惩罚了,

然后呢?

有的家长两手一挥,让孩子自己去想想。

合着你这是为了惩罚而惩罚,

到了最关键的一步,却选择“沉默是金”。

 

 

惩罚孩子是最不能半途而废的,

我们要跟他讲清楚应该怎么做、

要达到什么要求或标准,

不能含糊其词甚至让孩子自己去想。

记住,给孩子指明“出路”,

他就不会在一条路上反复错,一直错!

 

04
罚了又赏要不得

听很多家长这样说过,

“教育孩子嘛,不就是打一巴掌,

再给颗甜枣。”

看似精明智慧,其实大错特错,

因为“巴掌”没起作用,“甜枣”也没啥用。

教育孩子时家长要相互配合,

态度一致,奖惩分明。

该奖,就真心地奖;

该罚,也不能含糊。

千万别爸爸罚了,妈妈赶紧来拆台、弥补,

这样惩罚——奖励——惩罚的恶性循环,

会使孩子产生认知偏差,让惩罚失效。

 

05
及时惩罚更有效

 

隔夜饭不好吃,隔夜的错误也不好罚!

比如孩子前两天犯了错,

今天你突然说要罚他,

是不是有点没事找事?

 

 

 

所以,只要情况许可,

应立即给予相应惩罚,

这样趁热打铁,他才能刻骨铭记。

若条件不允许,

如在公共场所或家有客人,

事后,要及时跟孩子一起情景回忆,

进行“复盘”总结,

让他意识到错误,并明确要求其改正。

 

06
惩罚方式要适当
  

 

“你就是个马大哈!”

“你要是能改,我倒着走!”

......

卡!再说下去,

你的讽刺挖苦贴标签已经超越了

孩子的理智能够接受的范围。

你正在用语言的暴力“杀戮”孩子的自尊!

有的家长喜欢翻陈年旧账,啰嗦半天,

早已把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抛诸脑外;

还有的家长喜欢撂狠话,

“看我怎么收拾你”......

 

 

家长,你要记住:

惩罚孩子的目的是帮助他改正错误,

不是为了发泄你的情绪。

所以,我们要用正确的惩罚方法,

才能达到教育效果。

 

不打不骂不伤自尊

小编推荐几种惩罚方法,家长可以借鉴哦! 

 

帮忙做家务

 

◆ 适用于:孩子乱写、乱画、不爱干净。

 

◆ 具体做法:准备抹布、盆子等用具,让孩子在清理打扫中养成爱整洁的习惯。

 

◆ 建议:父母要随时注意孩子的操作是否安全,较小的孩子可由父母带领一起做家务。

 

没收心爱的东西

 

◆ 适用于:孩子乱丢东西、不收玩具……

 

◆ 具体做法:将孩子乱丢的物品予以没收,作为惩罚。

 

◆ 建议:家长要先告诉孩子将乱丢的物品收好,否则将有所处罚,让孩子学会为自己的行为承担后果。

 

 

罚坐

 

◆ 适用于:孩子吵闹不休、吵架……

 

◆ 具体做法:在处罚区摆上软垫或一张椅子,可取个名字,比如“安静椅”,准备闹钟或时钟,计时处罚时间。

 

◆ 建议:处罚地点不正对大门,也不要在太明显的地方。

 

画画

 

◆ 适用于:孩子喜欢骂人、踢人、咬人等。

 

◆ 具体做法:在固定处摆放一张小桌子,准备一本画册及颜色不同的画笔,让孩子画出、写出心中的想法。

 

◆ 建议:如果孩子受伤了,先处理受伤部位再处罚,让孩子将发生的事件和做错的事情画下来,可从孩子的画中了解到他心里的真实想法。

 

 

排珠子

 

◆适用于:孩子耐心不足,缺乏恒心。

 

◆具体做法:准备一些颜色不同的珠子,几个塑料罐子,让孩子将各种颜色的珠子摆放在正确位置。

 

◆建议:如果孩子本身很叛逆,视情况进行灵活调整,可先罚坐再做此处罚。

 

禁止某项权利

 

◆ 适用于:孩子犯得较为严重的错误。

 

◆ 具体做法:将孩子爱吃、爱玩的东西暂时禁止碰触,作为惩罚。

 

◆ 建议:一定要让孩子知道禁止这些权利的原因,当孩子表现好的时候,马上恢复权利。

 

 

教育孩子无小事,

学会惩罚也是其中重要一课。

最后,送大家《魔法岁月》一书中的一句话,

“惩罚是给予教训或纠正行为,

不应该是教育者对孩子的报复或反击。”

当你无所适从或被气昏了头脑时,

一定要默念几遍,做到知行合一,

 

教育才能“开花结果”!

 

 

来源:亿童幼教装备
声明:发表此篇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图片来源于网络。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info@chinayoujiao.com

 

1177
0
0
分享
评论
(0)
0.04099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