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编所在的位置是东南沿海地区,近期气温骤降,同事都笑谈一夜入冬了。今天我们分享给大家的是在冬天照顾孩子的日常都需要注意什么?
健康篇
冬季要预防流行病一定要注意水分的供给。干燥的气候可能引发孩子发生许多呼吸系统的疾病,例如哮喘、肺气肿、支气管炎等等,那么,怎样才能防范反复呼吸道感染呢?
为孩子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
家庭居室应阳光充足,定时通风,保证空气新鲜。初冬室温以18~22℃,相对湿度以45%~55%为宜。大人不要在室内吸烟,以免污染空气,伤害孩子呼吸道。
常带孩子到户外适当运动
经常带孩子进行一些力所能及的锻炼项目,如散步、踢球、骑自行车等等,让孩子用凉水洗手洗脸,可增强孩子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和抵抗力。
避免接触传染源
不要带孩子到人口密集、空气污浊的公共场所玩耍,尤其是不要带孩子到患有感冒及其他传染病的人家串门,更莫让孩子和大人一起去医院探望病人,以防止传染得病。
脚部四肢保暖
脚是人体肢体的末端,血循环较差,尤其是婴幼儿体温调节中枢不完善,御寒能力差,如果脚部着凉,会导致全身供血不足,反射性的引起鼻、咽、气管等上呼吸道黏膜血管收缩,降低对病原微生物的抵抗能力。因此,父母要注意给孩子的脚部保暖,睡前用 40℃热水给孩子泡泡脚,并按摩涌泉穴,对防范呼吸道感染大有裨益。
保证高质量睡眠
生长激素分泌的高峰是在孩子夜间熟睡之时,如果睡眠不足或作息不规律会导致生长激素分泌减少,既影响健康发育,又会使抵抗力下降。因此,父母要培养孩子良好的睡眠习惯,创造舒适的睡眠环境,让孩子夜夜睡个好觉,可说是抵御呼吸道感染的良方。
合理服用药物
一旦孩子生病,父母不要随便使用药物,甚至是抗生素,那样不但治不了病,反而使体内的微生态平衡遭到破坏,身体变得弱不禁风。生病要在医生指导下用药,根据患儿的具体病情进行加减。
饮食篇
很多妈妈都认为冬季是给孩子进补的大好时机,殊不知,一不留神量把握不好就会让宝宝上火。其实,入冬后孩子如何进补还是有讲究的,妈妈要根据宝宝的体质加以进补。
多吃抗寒食物
增强孩子的御寒能力,在临冬时可以多选用一些高蛋白、高热量的食物,如牛肉、羊肉、鸡、鱼、蛋类、奶类、豆制品,还可以增加些一些汤菜,暖胃又容易消化。
多摄入黄绿色蔬菜
冬天绿色蔬菜比较少,此时可以注意摄取一些黄绿色蔬菜,比如胡萝卜、油菜、菠菜、绿豆芽等等,避免宝宝发生维生素A、维生素B2缺乏症。
补充膳食纤维
膳食纤维能调节食物的吸收和排出,保持排泄的通畅,这对体内毒素的排出十分有利。在冬季让宝宝多吃含有膳食纤维的食物,比如玉米、红薯、高梁、黄豆、红豆等豆类食品。
菌藻类食物别忘记
香菇、猴头菇、银耳等菌类食物与海带、紫菜等海洋植物都含有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有助于增强孩子的抵抗力,提高免疫力。
润燥食物不干燥
冬季气候干燥,可以让孩子多吃些润燥的食品。比如萝卜能润喉清嗓、降气开胃、除燥生津,冬瓜味甘性凉,有清热止渴、利水消肿等功效。另外白木耳、梨也有润燥的作用。相对的,油腻、燥热的食物就要少吃。
穿衣篇
霜降过后,天气逐渐变凉,妈妈们也会开始为孩子添置新衣了。其实不论是买秋装还是冬装,妈妈们都应该先了解孩子的衣服该如何选择。
穿衣不是越多越好
天气寒冷也不意味着要包裹孩子。殊不知,孩子穿得太多,毛孔处于扩张状态很容易受凉生病。所以“要想小儿安,三分饥与寒。”
气温变化适当添加
孩子的衣着要根据天气需要来确定,上身可以选择棉质内衣、线毛衣。若不是太冷,一件厚开衫外套足矣。如果降温了,加一件棉质、羽绒背心,外出可以穿一件羽绒外套。下身除了秋裤,穿厚一点的棉质外裤,根据天气情况增减毛裤、棉裤就行。
不同状态及时增减
好动的孩子,在活动时要脱去外衣,以便把运动时产生的热量及时散发。而活动后要立即穿上衣服,以免受凉。孩子睡眠时要加强头部、腹部、足部的保暖,特别是对年龄较小的婴幼儿更应该注意这个问题。另外,睡眠与醒来时孩子的衣着更要随时增减。
来源:幼教
声明:发表此篇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图片来源于网络。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info@chinayouji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