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距离全园体质测试还有一个月的时间,为了更顺利地进行测试,也为了给孩子们的大班生活划上完满的句号,我们提前就开始了体测的准备和练习。
在一次体测练习活动中,我正在记录表上认真写着幼儿的成绩,这时孩子们一窝蜂地跑了过来,好奇地凑近看着,“老师你在写什么?”“在写你们的体测记录表哦。”见他们对此非常感兴趣,我又问道:“你们看到记录表上有什么呀?”孩子们纷纷回答:“有名字。”“有我们的学号。”“还有许多数字。”
“是的,这些数字就是你们各个项目的成绩,比如这里是立定跳远的,这里是折返跑的……”
听着听着,孩子们就忍不住发出了自己的疑问和发现:“你刚刚比我跳得远,你的数字就比我大呀!”“是呀,我投掷10米就比你6米的数字大。”“刚刚小韩没有我跑得快啊,为什么她跑步的数字比我大呢?”“对呀,为什么我跑得快,我的数字却小呢?”孩子们的小脑瓜上蹦出一个个小问号,他们对记录表上的数字好奇极了,到底要怎么看记录表呢?
教师思考丨
马上就要进入小学,关于数学方面如何和小学进行更好的衔接呢?用什么方式才是最适合孩子的呢?我想一定是在玩中学、在做中学,抽象的加减法和所谓“益智题”并不能培养幼儿的数学思维,反而是生活中的资源更加宝贵,它不但可以帮助幼儿感知数字的加减、比较以及统计,还能够感受数学的有用和有趣。因此我们决定利用生活中的教育资源,并采用多元的马赛克方法推动课程的开展。户外活动后我们立刻进入到活动室中,进行成绩的统计,满足幼儿的兴趣需要。
活动过程
1. 多少人达到优秀了? ✦
# 数据统计法
所有项目测试后,每一项成绩怎么样?哪一项最好呢?
基于前期的统计经验,孩子们决定用记录表的方法对各项运动成绩进行统计,用点数的方式来清点人数。我也追随着宝贝们的兴趣进行追问,比如:我们一共有21名小朋友进行了测试,达到优秀的有14名小朋友,有几名小朋友还需要继续努力呢?
孩子们开始思考,我发现呦呦小朋友在耐心地用手指点数着记录表中未达到优秀的人数,边指边说着:1、2、3、4……揪啾小朋友用爸爸妈妈教自己的减法的方法念叨着:“21-14等于几呢?嗯……10-6=4,还有一个,一共是……”只见他不时还用小手帮忙;琪琪则用了另一种方式,她伸出小手,从15开始数,数到21,发现有7根手指。
教师思考丨
孩子们根据自己的已有经验,选择自己喜欢的、方便的方法进行计算。通过观察幼儿的表现,我们也可以清晰地了解小朋友们在加减法中不同的能力水平,这能帮助我们开展更有针对性的指导。
2. 哪项运动最优秀? ✦
# 儿童会议法
数出达到优秀的幼儿数字,并用各种方法得出暂时未达优秀的幼儿数字后,孩子们依然兴致盎然,于是我们召开了儿童会议,一起讨论:咱们班哪一项运动最优秀呢?
我们一起来听听他们怎么说的。
教师思考丨
通过记录表来引发幼儿的思考,引导幼儿通过观看具体数据的方式来清晰地了解本班情况和自身情况,使他们对今后的锻炼更有宏观把握,能更加有目标地进行锻炼。
3. 我们什么项目进步最大呢? ✦
# 自主摄影法
又一次的体测练习活动之后,孩子们再次了统计达标人数。
木子:我发现这周我们每一项都进步了,未达到优秀的小朋友都比上周的少了。
揪啾:我们班双脚连续跳继续保持着全部优秀,特别好。
教师:哪一项是咱们班进步最大的?
羊羊:是坐位体前屈,这次所有小朋友达到了优秀,有11个小朋友进步啦!说明小朋友都认真练习了,看来我们回家练习的方法真的很好用。
追随孩子的问题我继续追问:哪两项咱们要继续努力练习呢?
雨泽:投掷和10米折返跑,还有几个小朋友不可以,我们再加油就好啦!
教师:投掷没有达到优秀的小朋友比跳远没有达到优秀的小朋友多几个?
……
在这次的儿童会议中,我们将两次的统计结果共同呈现给小朋友,请小朋友来进行数据对比,并且针对我们平日的练习情况进行简单的分析。
大家发现每个小朋友都有很大的进步,大部分小朋友都已经达到了优秀,还有一小部分的小朋友即使依然没有优秀,但是他们都有了很大的进步!
' 我们的进步
为了更多地倾听儿童的想法,更多地锻炼孩子们的表达能力和数学思维,我们鼓励联动家长,鼓励幼儿用自主摄影的方法记录自己的发现。
教师思考丨
宝贝们回家后迫不及待地向家长分享我们的体质测试记录表。从揪啾的表达出我们可以看到宝贝针对记录表可以清晰地了解记录表中每个数字代表的意义、数字之间的数量关系、通过数据读出统计表表达的意义,感受到用数学问题来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快乐,并且享受其中。
4. 有什么方法能变得更棒? ✦
# 幼儿互助法+自主摄影法+照片讲述
过去的这段时间我们运用游戏、竞赛等方式进行锻炼,孩子们都取得了或多或少的进步,也对自己的体测情况有了更清晰的认知。
距离正式体测只剩一周时间了,大家还有什么好办法吗?孩子们热情地加入其中,总结着自己的不足,介绍着自己的经验:
揪啾:我只有折返跑没有达到优秀了,我在摸障碍物的时候一定要快一些,加油加油!
玖宝:我有三项都还要继续加油,回家和爸爸一起做计划进行练习。
笑笑说着:我的立定跳远跳得特别远,我在练习的时候想要当小老师,把好方法分享给其他小朋友。
雨泽:那投掷我可以当小老师呀,投掷的时候一定要向上仍,胳膊和身体都要用力。
揪啾:我发现了一个立定跳远的小诀窍,就是在跳的过程中脚一定要向前伸,这样就会跳得很远。
教师思考丨
投掷是对小朋友比较有挑战的项目,在练习中我发现孩子们依然存在困难,于是鼓励孩子们用自主拍摄的方式记录下伙伴和自己在运动时的瞬间,并进行回看,根据视频或照片观察伙伴和自己存在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有了新的发现。
琪琪:静怡老师,我发现玖宝在投掷的时候手都没有用力气,我刚刚让他打我的手试试,根本就没有力气!
雨泽:老师我发现他总是向下投球,这样根本就扔不远,应该要向远投。
羊羊:老师我发现他的姿势就不对,转身也没有办法用力,所以投不远。
热心的雨泽再次主动示范:“玖宝,你看我的投掷姿势,你要向上投球,向上的,胳膊和身体都要用力呦~”
那手臂力量弱的问题怎么办呢?我们和小朋友一起开会讨论,针对发现的问题思考着运用游戏的方式来解决问题。比如可以请小朋友玩“轮胎高楼”的游戏,锻炼手部力量,还可以每天中午吃完水果到户外玩一玩拉力皮筋、弹力抛接球等相对平和休闲但能锻炼到胳膊的游戏。
活动结束
正式的测试终于来了,可喜的是,班中80%的小朋友所有项目全部达到了优秀!未达到的小朋友也都进步很大!这给宝贝们带来非常大的自信。我现在还清晰地记得糖糖在正式测试投掷时取得了优秀的成绩开心跳起来的样子,她还抱着好朋友佳宜喊道:“谢谢佳宜教我,我终于扔到8米啦!下一个立定跳远你也要加油哦,我会在旁边教你的!”
其实优秀只是一个目标,孩子的发展是有差异性的,更重要的是要看到孩子们在过程中积极踊跃的思考、自强不息的努力、互帮互助的团结、为班级整体的进步而开心的集体感。
在本次活动中,我们运用马赛克的方法和孩子一起尝试绘制记录表,总结我们的成绩,并且一起开会讨论、分析、对比,在这个过程中提升了孩子们数的加减、统计以及用数学的方式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经验,从而爱上数学,感受数学的有用和有趣,进行更生活化的数学幼小衔接;让体质测试成为孩子自己的事情,更加有兴趣的进行锻炼;通过自己统计的方式来增加集体荣誉感,共同互帮互助。这样的品质正是幼小衔接所必须的!
来源:朱继文工作室
声明:发表此篇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图片来源于网络。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info@chinayouji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