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
中国幼教网编辑
vip1
发布时间:2022-06-13
关注

专注教师成长,推动学前教育发展,更多内容请大家关注http://www.ddxqjy.com

孩子玩的时候,做为父母,你在做什么?拿着手机在边上刷微博,还是看着孩子自己玩?或者是,告诉孩子,他应该该怎么玩?

 

来自美国丹佛大学的幼教专家Toni Linder(托妮·林德)教授说,在她看来,这些都不是正确的做法,你应该是孩子的玩伴,和他一起玩,但不能对孩子说“我来教你玩”或“你应该那样”。

 

Toni教授是美国丹佛大学教育学院的终身教授。她说:在游戏的过程中,孩子的各种能力和特性都暴露无遗。从游戏中了解孩子孩子的个性怎么样?他大肌肉运动的能力如何?他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怎么样?他的社交技巧如何?Toni教授有一套详细的评估体系,她说:在孩子的平时游戏过程中,这些问题都能找到答案。

 

场景一:切蛋糕给谁吃

考察:使用工具、分享等

玩具:玩具蛋糕、玩具刀、各种蔬菜等

 

评估区域其实是一个有各种玩具的游戏区,有一个老师陪着小朋友玩,另外两个老师则和妈妈坐在一边,边和妈妈交谈边记录。小朋友被评估老师带到了放着玩具蛋糕的桌边,立即被吸引住了。老师让他切蛋糕,他发现了桌上有玩具刀,于是自然地开始用刀尝试着切蛋糕,然后把蛋糕分给猴子吃,分给专业人士吃,分给妈妈吃。看到蛋糕上有红色,他觉得,这个蛋糕可能会有点辣,于是他就给猴子、老师和妈妈倒水喝。

 

Toni点评:小朋友能够自觉使用工具,并且很懂得分享,他能够分辨出辣,同时还能够考虑别人的感受。

场景二:超市收银机不见了

考察:解决问题、控制管理情绪

玩具:超市收银机

 

小朋友对超市收银机玩具着了迷,老师带他到另一个区域玩,他还是惦记着收银机,拿到东西,都不忘去收银机那刷一下,收银机会发出滴的一声响。趁小朋友不注意,工作人员把收银机藏了起来。小朋友拿起一支笔想去收银机那里刷一下时,惊讶地发现,收银机不见了。小朋友在桌上找来找去,然后绕着桌子走了好几圈,想找到收银机,过了一会儿,开始玩新的玩具了。

Toni点评:小朋友能够比较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这个环节,很多小朋友会大声哭闹,坚持着要原来喜欢的玩具。他会试着寻找收银机也正是他尝试解决问题的一种方式。

 

场景三:好重,阿姨搬不动

考察:社交技巧、沟通能力、运动能力

玩具:小货车和几块积木

 

老师和小朋友试着往一辆小货车上装积木,告诉小朋友,想把小货车搬到另外一个地方去。她做了一个夸张的动作,说车子好重,阿姨搬不动。已经走出几步的小朋友迅速回头,帮着阿姨把车子搬上台阶。

Toni点评:小朋友的社交能力不错,并且能够理解别人的情绪,在走台阶的时候,小朋友自信地走了上去,大运动和身体协调性不错。

 

场景四:太多玩具,玩哪个好呢

考察:专注力、拓展力

玩具:多种玩具

 

一个空间里如此多的玩具让小朋友眼花缭乱,在专业人士用小球吸引他注意的时候,小朋友自己在一旁的抽屉里发现了一个小娃娃,他对此很感兴趣,拿着观察了一会儿,并且拿起小娃娃跑开了,不过立即发现了他更有兴趣的玩具,于是他把这个玩具丢弃了。

Toni点评:小朋友对自己喜欢的事物具有一定的专注力,但是小朋友玩玩具的情节和顺序需要扩展。

 

经验分享怎样成为孩子的好玩伴

 

在Toni教授的概念里,玩是最好的教育方式,孩子的认知在玩的过程中就可以达成。她说,但是很多家长根本不知道怎么陪孩子玩。

 

可能很多家长有这样的疑问:孩子在玩时,我应该和孩子一起玩吗?一起玩会不会对孩子干涉过多,反而不好?Toni教授说:“首先你是孩子的玩伴,而不是老师。”

 

要点1:玩孩子有兴趣的东西在跟孩子玩的时候,要先注意观察孩子的兴趣点在哪里,顺着他的兴趣点,不要强迫他做另一件不感兴趣的事。比如,他今天喜欢搭积木,就玩搭积木。

 

要点2:跟着孩子做同样的事让孩子把你当成伙伴。Toni教授说,接下来,你可以和孩子做一样的事。比如,孩子在搭积木,一块块垒起来,你也和他一样一块块垒起来。他在玩卡车,你也玩卡车。过一会儿,他自然地就把你当成了游戏玩伴,并且会关注你这个游戏伙伴在做什么。这样,你就有机会引导他探索新的玩法。

 

要点3:不要说“教你玩”如果你想让孩子尝试新玩法,要注意语言,千万不要说“我教你玩”或者用命令的口吻。比如,“你把火车开到门边上去”就带有命令的口吻,可以尝试着跟孩子说,我想把车开去那边,你想把车开去哪里呢?我把蓝色的积木放到了火车上,你想放什么颜色的积木在火车上?

这样,孩子开心玩的同时,又有自己选择和思考的空间,锻炼了各方面的能力。Toni教授说,如果你仔细观察,你会发现,一旦你用命令性或说教的语句,孩子就会有抗拒的表现,因为这样玩,就没意思了。

 

要点4:准备两套玩具

Toni还建议,在陪孩子玩的时候,有些玩具不妨准备两套,比如两辆卡车,能拆分的玩具如积木则可以分成两份。这样,在玩的过程中,爸爸妈妈可以用自己的那一份玩具给孩子做示范,而不是从孩子手中“抢”玩具。

 

要点5:不要给孩子太多玩具可以把玩具组合起来玩。Toni教授说,现在的孩子,经常有一屋子的玩具,他们一会儿玩玩这个,一会儿玩玩那个,每个都玩不了几分钟,然后很快对所有玩具失去了新鲜感。她的建议是,每次不要给孩子太多玩具,不过她也不赞成每次只给一个玩具,最好是两三样能够组合在一起玩的玩具。

 

她说,单一的玩具对稍微大点的孩子来说,变化有限,但如果把几个玩具组合在一起,花样就多了。比如,把积木和卡车组合,可以把积木放在卡车里,也可以把卡车放在积木上……

 

可能一开始,你给孩子积木和卡车,但孩子想不到它们可以放在一起玩,这时就需要你的引导。在陪孩子的过程中,你可以先把积木放在卡车里,然后说:“我把积木放在车上了,你要把积木放在哪里?”孩子会思考,可能会学你的样,也可能想出和你不一样的新玩法,这样就拓展了孩子的创造力。

 

Toni说,隔一阵子,就给孩子换几样玩具,这样孩子会保持对玩具的新鲜感。其实很多父母根本不用去买玩具,因为用家里现有的玩具一组合,对孩子来说就成了新玩具。

 

要点6:多玩“过家家” Toni非常推崇“过家家”的游戏:“孩子都非常喜欢这类游戏,而这种玩法,很多时候都不需要玩具。”

 

她说,父母在做饭的时候,就可以给孩子拿个盘子,拿两个勺子,让他们在边上玩炒菜的游戏,“孩子们会非常喜欢的,他们慢慢会脱离厨房的空间,甚至在客厅里玩炒菜也会玩得不亦乐乎。”过家家的游戏,在Toni看来是非常能够培养孩子各方面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的。

 

要点7:给男孩子也买个娃娃在一般人眼里,只有女孩子才玩娃娃,所以爸爸妈妈们通常不会给小男生也买一个娃娃。Toni却说,男孩子也需要一个娃娃,大不了,可以给他们买一个男娃娃。“小朋友都喜欢娃娃”,如果引入“过家家”的玩法,娃娃能做的事实在太多了。

 

Toni说,首先,娃娃是教孩子认识人的各个身体部位的绝佳道具。在给孩子洗脸洗脚的时候,让孩子也给娃娃洗脸洗脚,自然地认识人的身体部位。慢慢地,还可以用娃娃锻炼孩子自己的动手能力。比如转换角色,“今天妈妈来给娃娃洗脸,宝宝给自己洗脸好不好?”孩子通常会很高兴地加入这个游戏。这么一想,你是不是觉得娃娃的玩法实在太多太多?

 

对于身心快速成长的儿童来说,游戏的意义是重大的,特别是对幼儿来讲,更需要在玩中学,学中玩。相信你的孩子,他想游戏是因为游戏与他的身体发育紧密相连。而游戏也是你了解孩子,与孩子沟通的大好时机。

 

 

 

 

声明:发表此篇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info@chinayoujiao.com

583
0
0
分享
评论
(0)
0.04039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