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概述:如小儿出现咽喉痛,且伴随有发热,父母须带患儿到医院做咽喉分泌物细菌培养试验,以确定是否出现链球菌感染,如确诊,患儿需接受药物治疗。这是几十年来治疗小儿扁桃腺炎的传统治疗程序。
1. 小儿扁桃腺炎的病因是什么?
小儿(咽喉炎)可由多种因素引起,最常见的是上呼吸道(口、鼻、喉)病毒感染,大多数小儿咽喉肿痛都与病毒感染有关,少数是由细菌感染引起;其中链球菌感染是导致小儿扁桃腺发炎的“元凶”,但链球菌只是比较典型的病原体,其他许多类型的细菌也会引起咽喉感染。医生诊断时通常会采用咽拭子检测(throat swab)(从咽部和扁桃腺取分泌物做细菌培养或病毒分离——译注)确定链球菌感染,偶尔这些细菌甚至还会进一步损害心脏或肾脏。
扁桃腺受到细菌感染后会发生红肿,常出现黄白色脓样分泌物。这种表现常与其他病毒感染症状相混淆,因扁桃腺在被某些病毒感染后也会出现类似表现(如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因此唯一确定扁桃腺细菌感染的方法就是进行咽喉分泌物细菌培养试验(咽拭子,throat swab)。
2. 是否传染?传染途径是什么?
大多数咽喉感染均具有传染性。病毒性咽喉炎可通过密切接触传染,病毒存在于感染者的鼻腔分泌物和唾液中,感染者用过的物品、杯子或刷牙器具都会聚集大量病毒,造成传染。细菌性咽喉炎(链球菌)也会通过密切接触传染,细菌存在于感染者的唾液和鼻腔分泌物中。
3. 如何治疗?
病毒性咽喉炎可采用对症治疗,同时需父母配合,鼓励孩子多喝水,按时服用退热药;细菌性咽喉炎可采用抗生素药物治疗。
有些医生会为防止患儿出现咽喉疼痛,采用长时间、低剂量的抗生素药物治疗(即“预防治疗”),但这种方法会导致抗生素使用时间过长,引发患儿体内微生物产生抗药性,还会引起一系列不良反应,如过敏性反应。因此,建议不采用预防治疗办法治疗小儿咽喉炎症。
如患儿反复出现咽喉剧痛,尤其是涉及到扁桃腺炎症,医生会建议患儿摘除扁桃腺和腺样增殖体(常与扁桃腺一起受到感染),这种手术被称为扁桃腺切除术和增殖腺切除术。
4. 治疗会产生哪些不良反应?
对于链球菌引起的咽喉炎症,如未得到及时治疗,链球菌感染会蔓延至淋巴腺,甚至会引发关节或骨骼血液感染、心肌感染、脑膜炎或其他脑部感染以及肾脏感染。
采用抗生素药物治疗细菌性咽喉感染有时会引起患儿产生过敏性反应,另外抗生素摄入过多还会造成体内微生物产生抗药性。
对于复发性扁桃腺炎症可采取手术切除扁桃腺和腺样增殖体,从而有效缓解咽喉疼痛,但并不意味着可有效阻止感冒或其他病毒感染,因此咽喉疼痛还是会发生。
手术切除扁桃腺和腺样增殖体需全身麻醉,现代儿科麻醉技术已非常成熟,只要是经验丰富的麻醉师实施麻醉,通常不会有任何危险。扁桃腺切除术的最大风险其实在于术后出血,出血一般发生在术后5—10天内,由刀口开裂造成,出现人群占2%—4%,有时还会出现口腔出血;但这种出血现象可自然停止;如持续出血,则需再次手术,在出血刀口上实施局部麻醉。另外,切除扁桃腺和腺样增殖体后,患儿会有短暂性疼痛感,且无法摄入过多水分,因此易造成脱水,可为脱水患儿进行静脉输液;其他手术风险还包括术中失血过多、咽喉处留疤及其他感染,不过这些情况比较少见。
5. 患儿何时能恢复正常活动?
如患儿不再发热或感觉不适,即可恢复正常活动。大多数患儿在接受治疗后2—3天内康复;如患儿咽喉肿痛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有关(极少),其肝脏和脾脏可能已发生肿大,医生会强调限制患儿活动量,尤其是身体接触性活动(足球、摔跤等),直到肝脾肿大消失。
6. 何时需要做扁桃腺切除术?
如患儿反复出现咽喉链球菌感染,且对药物治疗无明显反应,或未出现好转迹象,医生会建议患儿接受扁桃腺和腺样增殖体切除术;至于发病几次才需做切除手术并无统一规定。
医生决定为患儿做切除手术时会考虑两大因素:链球菌感染次数及病情持续时间。一般来说,如患儿一年内出现3次以上咽喉扁桃腺感染和(或)腺样增殖体感染,或因扁桃腺和(或)腺样增殖体肿大而影响睡眠呼吸,则需做切除手术。另外,如患儿6个月内发生4次以上(12个月内6次以上)或每年发生3次以上且连续数年的扁桃腺感染,也需接受扁桃腺和腺样增殖体切除手术。
7. 如患儿为链球菌感染,是否需要为家庭其他成员做细菌培养试验?
如患儿链球菌培养试验结果呈阳性,医生会建议其他成员也接受细菌培养试验和相应治疗。
另外,患儿也有可能成为“细菌携带者”,即咽喉无不适感,但咽喉分泌物细菌培养试验结果显示咽喉部存在链球菌,医生通常不会对这些携带者采取抗生素治疗,除非存在特殊情况;但这种做法目前尚存争议。
“细菌携带者”一般不会出现肾脏或心脏受损现象,也不具备传染性。
8. 如何预防?
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避免与感染者有亲密身体接触,避免与感染者共用餐巾、毛巾和其他私人用品。另外还要勤洗手。
有关其他信息可详见问题2。
9. 需要做哪些复诊?
一般来说,咽喉链球菌消失后无需再做细菌培养试验,除非有症状发生。不过,某些患儿的咽喉链球菌感染容易出现并发症,因此必要时还需重复做细菌培养试验,如再次呈阳性,还需接受治疗。
易引发并发症的咽喉链球菌感染人群包括:咽喉链球菌感染反复发作人群(家庭成员或亲属传染);有风湿热病史人群(家庭成员中有已知风湿热患者或亲属中有风湿热病例);或心脏病人群
来源:婴幼儿教育网
声明:发表此篇《小儿扁桃腺发炎 的治疗和护理方法》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图片来源网络
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info@chinayouji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