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鹅口疮看起来十分“触目惊心”,但事实上并不危险,有时只需一个疗程的药物治疗即可痊愈。不过采用母乳喂养的母亲要小心,因为乳房可能会被患儿的嘴巴“传染”。
1. 小儿鹅口疮的病因是什么?传染途径是什么?
鹅口疮是一种婴幼儿常见病,由酵母样真菌(即“白色念珠菌”)感染口腔黏膜所致,临床表现为口腔及舌部出现白色片状斑膜或斑点,引起不适,尤其是进食时。
许多鹅口疮患儿并无明显感染原因,有时与抗生素药物有关,因为鹅口疮是由口腔内白色念珠菌过度繁殖引起,而每个人的口腔中都含有这种细菌,只是平时与口腔内的其他细菌相互作用而达到相互抑制,服用抗生素后,某些细菌会被杀灭,从而打破这种平衡,造成口腔内白色念珠菌过度繁殖,引发鹅口疮;这就像有些女性在服用抗生素后会出现阴道酵母样真菌感染一样。小儿鹅口疮如未得到及时治疗,或症状加剧,会引起某些潜在免疫系统问题,不过这种情况比较少见,大多数鹅口疮患儿的其他身体机能还是会相当健康的。
2. 是否传染?
感染本身并不具传染性,但白色念珠菌可传染给他人,年龄较大儿童或成人在“收到”细菌后通常不会引发感染;有时母乳喂养的母亲会受到患儿嘴部感染,乳房会留下白色斑点,预防办法就是喂养后彻底清洁患儿嘴唇接触过的部位皮肤。
3. 进食时是否会造成不适?
鹅口疮会造成患儿进食不适,当患儿出现勉强进食时,说明可能已感染鹅口疮。
4. 是否会引发免疫系统问题?
大多数鹅口疮患儿的其他身体机能还是相当健康的;有时如症状比较严重且持续存在或反复发作,则有可能与患儿免疫系统有关。
5. 如何治疗?
轻度鹅口疮无需治疗;医生会建议患儿使用制霉菌素溶液(mycostatin solution)涂抹于口腔和舌部黏膜,或口服药物治疗(短期)。
6. 是否会产生不良反应?
外用药性溶液几乎无不良反应,但有时会导致某些患儿出现过敏性反应;口服抗真菌药物会引发患儿腹泻、呕吐、过敏性反应及抗药性。
7. 治疗多久才能见效?
1-2天即可见效,2周后症状完全消失。
8. 斑点是否会蔓延至身体其他部位?
患儿身体潮湿和被包裹部位(如尿布接触区、腋窝等)会出现相同的真菌感染症状,尤其是服用抗生素药物之后。
9. 如采取母乳喂养,该采取哪些措施预防传染?
预防措施很多,但通常无需预防,因为大多数女性喂养后乳房不会因此出现感染症状,只会留下轻微白点,只需注意喂养后彻底清洁患儿嘴唇接触过的部位皮肤和保持皮肤干燥即可。
10. 出现哪些症状时需再次到医院就诊?
如接受治疗后白色片状斑点仍未消失,或出现明显恶化,或治疗后出现反复发作,患儿进食困难,父母须及时带患儿到医院就诊。
11. 何时需要复诊?
如数天内症状未见好转,或患儿身体更加虚弱,或症状反复发作,父母须带患儿到医院复诊。
来源:婴幼儿教育网
声明:发表此篇《婴儿鹅口疮怎么治疗 传染途径是什么》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图片来源网络
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info@chinayouji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