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年我在给宝宝们做日常保健的时候,发现有一部分宝宝虽然出生时候的各项指标都正常,而且也没有疾病的征象,但到半岁以后,体重和身高都逐渐落后于其他孩子,询问喂养史时发现这些宝宝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照料他们的家人都很“勤快”,表现在对孩子辅食添加的时间特别早,在宝宝食物制作上花费的时间特别长,给孩子喂饭特别勤。
“勤快”妈妈添加过早过多的辅食
这些孩子的家庭文化和生活习惯大多都比较“传统”,通常孩子妈妈不用上班或者和宝宝的祖父母同住,可以由家人专职照料宝宝,他们很早就开始琢磨给孩子增加“营养”,当宝宝刚满两个月就开始用水果、胡萝卜等“熬制”果汁,每天做饭的时候会特意多放一些水,为的是汲取米汤给孩子;当宝宝刚满四个月甚至更早就开始添加米糊,有的还要自行用大米磨制米粉烹煮米糊。
一旦宝宝半岁了,家长们就会日复一日地花费数小时熬粥,本地家庭通常还会添加进瑶柱等,当见到宝宝吃下满满一碗米糊或者瑶柱粥时,就是家长最开心的时刻;因为担心宝宝不能吃好,纵然到了孩子可以自己进食的年龄,每一餐都还是由大人给孩子喂食。
(责任编辑:轻罗小扇)
- 喂养方式参照欧美家庭“懒惰”法 有助宝宝强壮
- 过早添加辅食宝宝不能很好的吸收
- 过分勤快喂食 会压制宝宝的食欲
“勤快”妈妈的粥易伤宝宝肠胃
在大多数的案例,“勤快” 的家长们希望宝宝吃更多的辅食从而长的更高更壮,事实却很难得到理想的回报。首先,辅食是由成人食物通过物理加工而来,相对于母乳及婴儿配方奶来说,对宝宝的消化能力要求更高,过早添加辅食并不能有效地吸收,一个简单的证据就是,即使是两三岁的孩子都常常可以看到大便中有未消化的食物,更何况于两三个月的婴儿国。
其次,“勤快”的家长通常热衷于给孩子吃粥,而大米中的蛋白质含量本身就很低,加入大量的水煮粥后,营养浓度更加大大降低,即使加入瑶柱等动物肉类,一来数量太少,二来婴儿对这些肉类的消化吸收能力有限,造成宝宝膳食中蛋白质的比例太低,有一些宝宝纵然看上去胖乎乎的,但身上的肉摸上去软软的,不大结实,就是因为摄入蛋白质不足造成宝宝身体肌肉的比例太低,胖的只是脂肪组织而已。
第三,宝宝胃肠道的容积是有限的,“勤快”的家长总希望能喂“饱”孩子,而稀粥、汤汁类热量低而体积大,固体类的辅食在肠道蠕动慢,这些辅食可以轻易占满宝宝的胃肠道产生饱腹感。对于一岁以上的宝宝来说,完全可以自如的拿着奶瓶进食,如果因为家长过于“勤快”喂辅食,不让孩子自己喝奶,宝宝很难获得足够的蛋白质、钙质等对成长至关重要的营养元素;对于更年长的宝宝来说,自己进食的乐趣远大于被动喂食,依然热衷于给孩子喂饭,往往会降低了孩子的食欲,甚至导致厌食,同样导致营养摄入不足。
(责任编辑:轻罗小扇)
- 喂养方式参照欧美家庭“懒惰”法 有助宝宝强壮
- 过早添加辅食宝宝不能很好的吸收
- 过分勤快喂食 会压制宝宝的食欲
妈妈过分“勤快”会压制宝宝进食欲望
从自然界的生存法则到动物界的优胜劣汰,强壮的宝宝无一例外都有很强的进食欲望,会主动地争取食物,家长过分的“勤快”只会压制了宝宝的进食欲望,一方面导致孩子内的原始生长动力欠缺,另一方面又造成支持孩子成长的外在营养供给不足,这样的孩子怎么能比别人更强壮呢?
还有一个反证家长“勤快”无利成长的现象,那些没有中国人勤劳传统的家庭,包括居住在国内的外国人士,还有移民海外的二三代华人移民,他们的宝宝在半岁后的生长速度都会比中国的宝宝快,成年后比中国的孩子更强壮,甚至本地有些家长因为各种原因无法花太多心思给宝宝喂食,他们宝宝的生长速度反倒很理想。
在这些家庭通常采用最省事的办法养育宝宝,就是用母乳或者配方奶做宝宝的主食,因为奶类食品含有最利于婴儿消化吸收的蛋白质、钙质等营养素,而且因为液态的奶在消化道停留的时间段,孩子更容易产生饥饿的感觉,有更强的进食欲望,所以这些宝宝摄入的热量和蛋白质数量往往更高,当然生长的速度就更快,身体的肌肉比例也更高,更强壮了。
当然,“勤快”家长的宝宝不强壮只是个表面现象,培养孩子健康成长还是需要家长花费很多的心思,不过在喂养方式上参照一下欧美家庭“懒惰”的做法,无疑是有助于让我们的宝宝更强壮。
(责任编辑:轻罗小扇)
- 喂养方式参照欧美家庭“懒惰”法 有助宝宝强壮(2)
- 过早添加辅食宝宝不能很好的吸收
- 过分勤快喂食 会压制宝宝的食欲
来源:婴幼儿教育网
声明:发表此篇《喂养方式参照欧美家庭“懒惰”法 有助宝宝强壮》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图片来源网络
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info@chinayouji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