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
中国幼教网编辑
vip1
发布时间:2022-05-13
关注

 孩子撒谎的原因:

       1、分不清想像和现实:3岁内的孩子分不清想像与现实,常常把想像的事物当作现实的事物来描述。他们往往会把自己听到的故事,看到的事物经过自己的想像加工,套用到现实的人或事上去;也可能把自己的愿望施加到某件事上,表达自己的愿望。他们的这种撒谎没有明确的目的性,带有非常明显的幻想痕迹。

  2、为避免受到惩罚:当他们做错事情后,会因为担心受罚而说谎。其实,孩子天性纯真、直率,他们不会隐瞒自己的意图,不会掩饰自己的情绪,不会控制自己探索的欲望。但当他发现自己的诚实引起了妈妈的不满甚至是责罚时,为了逃避孩子就会尝试说谎。

  3、模仿大人“说谎”:家里成年人也许常在孩子面前说些:“听话,不吵的话咱们明天去游乐园”“呃就说我不在,出去了”此类自己觉得无伤大雅的白色谎言,被孩子以为是撒谎,教会他们模仿。

  4、孩子迫于压力说谎:“老师说不给买新登山靴就不让上体育课!”“不是我打破的!我没有!我不知道——”他们以为做错的事情会招致最严厉的指责和严重的惩罚;他们觉得很重要的请求一再被拒绝。必须让他知道,说真话不等于遭受拒绝和惩罚,有些事情你不同意——但理解她的心情,与她一起想想有什么好的解决方法可以代替的。

  5、表示对抗:还有的孩子说谎,与父母干涉过多有关,比如孩子做作业时,一会叫他喝水,一会叫他吃点心,孩子很不耐烦,随口说“不渴、不饿”,以表示对抗。这种情况下,需从改善亲子关系入手,既不过度溺爱,也不过于纵容获得成就。

  孩子撒谎的肢体行为:

  1、安慰行为:双手揪紧自己的衣角或者把玩项链;手下意识地摩挲着脖子;一下一下搓着脚——那是因为边缘系统向四肢发出请求:“我觉得不安全,安慰下我吧。”

  2、躲藏行为:比如一群孩子中,有一个显得特别地安静总低头,把自己的头与手藏起来,他觉得这样让自己不被发现,不显眼——其实这往往更加显眼了。

        孩子说谎怎么办?

        1、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如果单纯说一些大道理,别说是小孩子,就算大人也未必能够听得进去。所以父母要学会利用合适的机会和方法,把正确的是非观灌输个孩子。比如可以多给孩子念《木偶奇遇记》、《狼来了》这样很有寓意的故事,然后问一问孩子对于匹诺曹、放羊娃的说谎行为有什么看法,然后再更加孩子的回答进行引导。要让孩子明白,不诚实的人是无法得到大家的信任和喜爱的。

       2、鼓励孩子说真话:当孩子做错事的时候,许多家长的第一个反应就是责骂孩子。在此奉劝各位年轻的爸爸妈妈,当孩子告诉你他把饭打翻了的时候,你如果责怪他“不乖”、“不听话”,对他大喊大叫,他就会认为说实话不好,会被爸妈骂的。因此,这时爸妈倒不如夸他“孩子告诉妈妈了,真乖。”这样,也就等于在告诉孩子,说实话的孩子才是好孩子。

        3、别给孩子太大的负担:有的爸妈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给孩子设下许多的条条框框,不是这个不能玩,那个不能碰,就是不把饭吃完就不带你上公园玩等,诸如此类的。殊不知,对于这许多的“规矩”,幼儿既不能明白,也无法做到。有时候,为了讨好爸妈,孩子只好说谎。

        4、给孩子一次设法补救方案的机会:比如,孩子拿了小朋友的玩具回家,妈妈可以引导孩子想办法弥补自己的错误,如把玩具还给人家并道歉;把玩具还给人家的同时,把自己的玩具借给人家玩;如果孩子想不出方案,妈妈可以给孩子一些提示:“菲菲的玩具被你拿走了,她会很难过啊,你怎么办她才不会难过呢?”这样既能让他们开动脑筋自己解决问题,又养成自己对自己的错误行为负责的习惯。

        5、家长要反省自身的问题:家长的言行是孩子模仿学习的第一榜样,如果在日常生活中稍不注意,很可能就会给孩子带来不良的影响。比如因为爸爸不想接某人的电话,就让妈妈告诉对方说自己不在家。爸爸的问题是顺利解决了,但孩子看在眼里,也许以后不想上学了就会骗大人说是生病了。因此父母亲一定要提高自身的素质,这样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也会比较有说服力。

        6、帮助孩子区分现实和想像:孩子说谎并非都是有意的,尤其是年龄小、想像力、创造力丰富的孩子更易进行想象型撒谎。父母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告诉孩子什么是发生的,什么是想像的,让孩子逐渐把现实和想像区分开来

        7、重视孩子的第一次说谎:当孩子第一次说谎时,家长应将其当做一件大事来抓,决不能掉以轻心。要知道有第一次,就会有第二次,第三次。一般孩子在第一次说谎时会感到不安,即使蒙混过关了也会十分担心,但是如果这第一次说谎没有得到及时的纠正,孩子便可以品味到说谎所带来的甜蜜,他也就会由此产生再次尝试说谎的欲望,孩子会觉得家长是“好骗的”、“可欺的”,他的胆子会越来越大,谎话会越说越多,越编越像,最终就撒谎成性了。

        8、不要随意给孩子“贴标签”:孩子的说谎往往并不是为了故意伤害他人,家长不要轻易将孩子的说谎行为与孩子的品质划等号,不能因为孩子的某一次谎言就给孩子定性,给孩子贴上“小骗子”、“谎话专家”、“吹牛大王”等标签。这样做不但对孩子改掉说谎的毛病没有任何帮助,反而对孩子的说谎行为起到了强化的坏作用,可能会促使孩子今后更加努力地说谎。

 

来源:婴幼儿教育网

声明:发表此篇《如何应对孩子撒谎》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图片来源网络

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info@chinayoujiao.com

455
0
0
分享
评论
(0)
0.03935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