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
中国幼教网编辑
vip1
发布时间:2022-05-12
关注

    心理学家说,吃手成瘾是一种行为障碍,妈妈应该积极帮助宝宝戒掉这种不好的习惯。一岁以内的婴儿吃手指是正常现象,但如果宝宝2-3岁后还“吃手”成瘾,家长就应该找找原因了。

        据美国一位心理学家的调查资料表明,在6-12岁的儿童中,“经常”和“几乎整天”吸吮手指头的儿童发病率为12%;而咬指甲的儿童其发病率则高达44%。吮指头和咬指甲的不良嗜好超过了儿童期应该的年龄,更反映出具有这种怪癖者的心理不健康。心理学家发现,吮手指和咬指甲的不良嗜好除了可能致使手指浮肿、牙齿闭合不良和感染疾病外,而且还是“对学习和工作产生内心紧张、压力、忧虑或烦躁的症候……这些行为本身虽然不能直接妨碍人的学习和工作,但却可能是妨碍人学习和工作的自卑感、敌对感、或个人内心的某种别的情绪状态的表现。

        如何帮宝宝戒掉吃手的习惯?预防和矫治吮手指和咬指甲的关键,在于从小培养良好的习惯,避免错误的哺乳方法,以杜绝养成不良嗜好。对于已养成此类不良习惯的宝宝,在矫治时应注意:

        1.弄清原因,对症下药

        对儿童,如果是因为喂养方式不正确,应培养宝宝有规律的进食习惯,做到定食定量、饥饱有节;如过是孤独、寂寞等原因,则要给宝宝一些有趣味的玩具,让他们有机会与成人或其他宝宝一起玩乐,培养其对环境、游戏的兴趣,以转移其注意力,逐渐纠正此类不良嗜好;如果是体内缺少锌、铁等微量元素,最好先带宝宝去做微量元素测定检查,再给与对应的治疗方法。 

        2.宽松、温馨的家庭环境

        家长给宝宝创设一个宽松、温馨的家庭环境,有助于宝宝释放压力。在与宝宝相处时,父母面带微笑,语调轻松,蹲下来与她说话,保持与宝宝平等的姿态,都有助于满足宝宝多方面的情感需求。而适当改善对宝宝的要求,不对宝宝太过严厉,不过分强调竞争,不给宝宝施加压力,不要求宝宝尽善尽美等,也利于给宝宝营造一个温暖、舒适、稳定、宽松的成长氛围。

        3.正确教育,切忌粗暴

       吮手指和咬指甲,在幼儿时期是很自然的,因此不应简单地禁止,否则反而会强化这一行为,使他们感到更紧张。只有主动提供多种有趣的事如做手工、做游戏等,而不应用成人的眼光来看待,自然会解除其困惑,而不致这些不良嗜好的产生。

        因此,对此类儿童的不良嗜好施予强行制止的行为是有害无益的,嘲笑、讥讽、恐吓、打骂更是不妥,这样做只能使宝宝的情绪更加紧张不安,甚至产生自卑感、孤独感等不健康心理。

        4.厌恶疗法

        在童年时期,如果儿童养成了吮手指或咬指甲的怪癖,可以采用厌恶疗法进行治疗和矫正。如在儿童手指上涂上黄连水或辣椒水,使其感受到咬指甲或吮手指的苦痛,从而戒除这一不良习惯。

 

来源:婴幼儿教育网

声明:发表此篇《宝宝“吃手”成瘾怎么办?》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图片来着网络

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info@chinayoujiao.com

569
0
0
分享
评论
(0)
0.03937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