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直击:尊重孩子、平等对待孩子不应停留于口头,而应该落实到现实生活中,要从生活中的小事做起。在这方面,德国父母做得特别好,他们不仅鼓励孩子顶嘴,而且自己做了错事时,也会写张检讨书,主动地向孩子认错,承认自己的错误,并向孩子道歉。
说实话,上次和蓓儿太太进行了关于“孩子是否应该顶嘴”的辩论之后,我切切实实感受到了蓓儿太太把佛兰妮当成家庭中的一员来平等对待,并尊重佛兰妮一切合理的要求。即便佛兰妮的要求有些不可理喻,蓓儿太太也不是粗暴地拒绝,而是和她商量,寻找协商的可能性。
就在我慢慢接受蓓儿太太关于“孩子可以顶嘴、争辩”的教育理念之后,她的举动又让我深深地震撼了:她竟然向10岁的佛兰妮写了检讨书,并且还贴在自己家的大门口。
“父母向孩子写检讨书?这不是天方夜谭的事情吗?”对此,我非常不理解,于是在电话里向我的好友苏珊娜表达了我的大惊小怪。
“哦,这是应该的,蓓儿太太做得很对。做父母的就应该这样!”
苏珊娜也是一个孩子的母亲,对我的“大惊小怪”非但不感到惊奇,甚至有些轻描淡写,不以为然。
“这是应该的?做父母的就应该向孩子写检讨书?”此时的我恨不得立刻改变苏珊娜的想法,让她赞同我的观点。
“对,写检讨书是向孩子道歉、认错的一种表现,这也是尊重孩子、平等对待孩子的表现。现在,我建议你和蓓儿太太好好聊聊,了解一下其中发生了什么事情,我想对你以后教育欣欣非常有帮助。”苏珊娜建议我去和蓓儿太太聊聊。
晚上,等蓓儿太太带着佛兰妮回家的时候,我就凑了过去,先没话找话地问她“今天是否过得愉快”之后,开门见山地与她说起了“检讨书”的事情。
“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蓓儿太太?”我问道。
“哦,我犯错了,王太太,因为我的自私而伤害了我的佛兰妮,所以我必须向她认错。当然,她可以要求我物质补偿或者是写检讨书,这是她的权利。”蓓儿太太态度非常真诚地对我说。
“妈妈,其实我本来是想要物质补偿的,但是我后来想了想,觉得还是检讨书更加合适一点,所以我选择了检讨书。”佛兰妮插嘴道。
“哦,亲爱的,这是你的权利,妈妈犯错了,只能按照你的要求去做!”蓓儿太太搂着佛兰妮的小腰说道,然后转过来对我说,“你肯定觉得很奇怪吧,其实事情是这样的,那天,附近新开了一家手风琴培训班,因为我小时候就非常喜欢手风琴,但因为家里没有钱,所以买不起,最终也没有学会,现在,我希望佛兰妮能够学会它,所以在没有征得佛兰妮同意的情况下,就给她报了名,结果……哦,现在想想,我当时的做法真是太自私了。”
“佛兰妮,妈妈错了,没有考虑到你的感受与想法,对不起了,宝贝。”
“好了,妈妈,那件事情过去了,我们不提了好吗?”佛兰妮竟然开始安慰蓓儿太太。
“好的,王太太,今天我们出去就是办这件事情了,跟培训班的老师说我们不上了,为此我支付了10元的违约费,不过我觉得值得,这是一个教训。”蓓儿太太说完,一脸轻松的样子。
因为没有征得孩子的同意而擅自为她报了培训班,因此而向孩子道歉,写检讨书并“公示”在自家门口,对中国家长来说,这确实是天方夜谭的事情。可是在德国,在我的身边就切切实实地发生了。
再联想到前段时间,赵先生因为给孩子制订了学习计划而面临坐牢的情况,我突然间明白了:尊重孩子、平等对待孩子不应停留于口头,而应该是从生活中的小事做起。但如何做呢?
“苏珊娜,你说,我们做父母的,该如何尊重孩子、平等对待孩子呢?”第二天,我向苏珊娜讲了事情的经过,并且征求她的意见。
“哦,王太太,对于你来说,我觉得最重要的还是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动不动就发火,你可知道,你在发火的时候,对欣欣的伤害是很大的。”苏珊娜调皮地对我说。
“我……这……”我窘得无言以对,想不到我的坏脾气在朋友圈里出了名,看来我确实得改变改变了。
“作为父母,我们应该给孩子的是爱,而不是伤害,这一点你同意吧?可是如果我们经常向他们发火的话,他们还能感受到我们的爱吗?还能感受到我们的尊重吗?如果你发火。伤害了孩子,而不去道歉,孩子又怎么会爱你、尊重你呢?”此时的苏珊娜就像一个长辈一样,语重心长地对我说。
“是的,这一点我赞同你的观点。那么除了这一点之外呢?”我尽量岔开“脾气不好”的话题,给自己留点儿面子。
“除此之外,还要让孩子参与到各种家庭活动中,并让孩子提出自己的意见。比如购买什么样的家用电器、汽车,如何布置彼此的房间,如何处理各种家务等,孩子都可以与父母一起商讨,父母也应该充分肯定孩子正确的想法和行为。如果他的意见是正确的,那么就采纳,否则,就告诉他不采纳的理由。”
“嗯!”
“你可知道,在我们德国,如果孩子认为自己得不到父母的尊重或受到冷落,可以向法院控告父母。”最后,苏珊娜博士开始“吓唬”我……
其实,不用苏珊娜博士说,我也早就意识到了尊重孩子的重要性,而最好的尊重,就是当自己莫名其妙地向孩子发火后,要懂得向孩子认错。
也许你会说,这多没面子啊!但是面子重要还是孩子的健康成长重要呢?
相信聪明的你,会知道孰轻孰重吧!
即学即用
某天,你因为没有搞清楚孩子的意思而妄下结论,误解了孩子的最初想法,面对孩子的哭闹,你会怎么做?你该怎么做?
来源:婴幼儿教育网
声明:发表此篇《主动向孩子认错 让孩子爱你和尊重你》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图片来着网络
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info@chinayouji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