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
中国幼教网编辑
vip1
发布时间:2022-05-11
关注

大部分家长都认识到与孩子沟通、交流的重要性,然而如何才能有效地进行沟通确实让家长们十分头疼。许多家长抱怨,“我们缺少共同语言”或者“孩子根本不听我们的”。对于这种状况,社会教育专家认为,孩子与家长缺乏交流并不表示孩子们不愿意和父母进行沟通,关键在于家长和孩子沟通的方式与方法不对。

  刘清为儿子制定了一套学习时间安排制度,儿子小昆也同意了按规定玩游戏,做作业,到时间就休息。

  刘清终于松了口气,突然有一天,刘清出差提前回到家,发现儿子又在房间里聚精会神地玩游戏,而且没有先完成功课。

  “小昆!”刘清大喊一声,死死地盯住儿子。

  小昆急忙地把游戏机藏了起来,试图做出一个笑脸,然后故作镇静地说:“我做了一个小时的功课,刚刚才坐下来休息一会儿。”

  “小昆,你真让我伤心,你怎么会这样对待妈妈,你懂不懂这样做会对你有什么样的影响?你不必解释了,听我的。”看见儿子似乎要申辩,刘清急急忙忙地止住了他。

  “我不想听你的任何解释,你让我失望极了,你知不知道我这样做全是为了你?”

  “那你不要管我好了。”儿子顶了一句。

  “什么?”妈妈的眼睛瞪了起来,声音骤然升高。

  此时,儿子的眼睛里开始出现恐怖的样子,他在寻找退路。“不管你!这是我的责任,我当然要管。你回房间去想一想,还有……”她忽然想起儿子这周末要同几个好友到同学家玩,“还有这周末不能去同学家玩。”

  “为什么?”小昆大叫,愤怒和绝望像洪水一样地扭曲了他的五官,“我要去,我就要去,你不讲理。”

  看着儿子那种狂怒的表情,刘清也有些不安了。她知道儿子是多么盼望着这个机会能与小伙伴一起玩,但她的愤怒和自尊都阻止她收回这道“命令”。

  “是你自己取消了这次机会。”

  “为什么?这与玩有什么关系呢?我就要去,看你怎么办!”儿子暴跳如雷,他此时困兽似的表情和姿态是刘清最不愿意看到的。

  “你马上停止,不然我要发火了。”

  “你已经发火了,我就这样,怎么样?”

  “啪、啪”,刘清狠狠地在儿子背后拍了两下。

  儿子眼含泪水冲进自己房中,“哐啷”一声将门关上。

  随着这两下,刘清的气泄了,却感到十分的内疚,有一种被击败的感觉。

  一直在旁注视的保姆说:“大姐,这几天他都没有贪玩,今天的确是先做了一些作业,才央求我让他玩一会儿的。我觉得他是很看重你的规定的,你应该信任他才是。”

  刘清为什么会发火?现在让我们看看她那一刻的心理活动——看到儿子在自己不在时玩游戏,刘清首先想到的是在做了许多工作后儿子仍然无视妈妈的要求,做妈妈的辛苦和委屈都奔涌出来。更想到睡眠不足对儿子身体的影响,儿子以往不尽如人意的事情也一件件地在脑子中演映出来。她没有选择相信儿子,没有给儿子任何解释的机会,就对儿子发火。

诚然,对孩子不关心、不在意的父母一定是不称职的父母,但用制度强求孩子,一旦出了问题就过于鲁莽、不假思索地采用不正确方式的父母,不管他们内心有多么关心孩子,在我们看来,他们也是失职的父母,他们没有做到相信自己的孩子。

  一般来说,父母对孩子的不信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嘲讽孩子的幼稚。比如,经常对孩子说:“小孩子不懂事,瞎掺和什么?”或者“你知道什么呀?”

  二是嘲笑孩子的相貌、能力等缺点。如对孩子说:“你个子小,就别做篮球明星的梦了。”美国成功学家戴尔·卡耐基说过:“千万不要取笑孩子的野心,对孩子来说,这种开玩笑就是嘲讽,而嘲讽是极具刺伤力的。如果父母发现子女的愿望太过不切实际,不妨从各种不同的角度不断地与他们讨论,可能的话,找机会谈谈最有前途的工作,尽可能鼓励他们勇往直前。”

  三是打击孩子对未来所萌生的希望。如经常说:“你五门功课有三门成绩不及格还想当校长?”

  实际上,每一个孩子都需要父母的信任与鼓励。父母的信任是对孩子的肯定和激励,能够让孩子更加自信,并更愿意与父母沟通。

  一些教育专家在家庭调查中发现,子女对父母有特殊的信任,他们往往把父母看成是自己学习上的老师、德行上的榜样、生活上的参谋、感情上的挚友。他们也特别希望能得到父母的信任。他们认为,只有父母的信任,才是真实、可靠的。父母的信任意味着压力、重视和鼓励,这是真正触动他们心灵的动力。

  许多普通的、不为老师和家长看好的孩子,他们的潜能表现在日常生活的细微之处。做父母的一定要对他们充满信心,坚信只要是生命就能绽开灿烂的花,耐心地帮助孩子挖掘出那闪烁着独特光芒的潜质,让它成为打开孩子生命潜能的金钥匙。

  充分信任孩子,才能感染孩子,激励孩子;充分信任孩子,才能使孩子的潜能得到最充分的展现。对孩子信任,能够激发孩子内心的动力,让孩子体会到成功的快乐。他们会在父母充满信任的目光和言语中,自己从摔倒的地方爬起来,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向成功,实现他们心中的理想。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信任孩子,做孩子的好朋友呢?

  首先,信任你的孩子。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他总是渴望得到成人的赏识、赞赏、尊重和信任来肯定自我,发展自我。如果父母处处不信任孩子,总是说:“你在搞什么鬼,是不是想糊弄我?”“别骗我了,你以为我不知道你脑袋里想些什么吗?”这样,孩子往往会感到沮丧,从而产生消极心理。如果父母总是对孩子说:“去做吧,我相信你能行!”“我相信你能够安排好时间!”“我相信你会把自己的房间收拾整洁的。”这种信任使孩子的内心感到非常愉悦,他的能力得到了父母的肯定,他的自信就会树立起来,他与父母的关系就会更加融洽。

  其次,相信自己的孩子是最好的。许多父母总是喜欢拿自己孩子的缺点与其他孩子的优点来比较,似乎自己的孩子总是不如别人的孩子好。殊不知父母的这种做法给孩子的感觉就是“父母是不信任我的”、“我在父母眼里是没用的家伙”,这种消极的想法也让孩子产生了不信任父母的情绪,从而造成亲子沟通的困难。

  做父母应该明确一点,孩子的成功与否应该根据孩子本身的成长来衡量,而不要根据其他人的情况来衡量。

  通用集团前首席执行官杰克·韦尔奇被誉为“全球第一CEO”。韦尔奇的母亲在其成长过程中起了很大的作用:她从来不把韦尔奇的缺点与其他的孩子相比;相反,她会把韦尔奇的优点与其他孩子相比,从而让韦尔奇产生巨大的成就感。

  小时候的韦尔奇有很严重的口吃,韦尔奇曾经自卑过,但是,母亲却对韦尔奇说:“这是因为你太聪明了。没有任何一个人的舌头可以跟得上你这样聪明的脑袋瓜。”从此,韦尔奇就相信自己的确是一个聪明的人,并努力训练语言能力,不仅纠正了口吃,而且树立了强大的自信心。韦尔奇的母亲是伟大的,因为她的伟大,最终造就了一个伟大的儿子。

 许多父母认为,拿孩子与他人比较是可以激励孩子上进。实际上,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个性特点,父母一味地拿别人的优秀与孩子相比,会使孩子产生比不上他人的感觉,从而忽视自己的优势,进而产生沮丧、颓废的心理。这种消极心理一产生,孩子就不可能与父母保持良好的关系。

  最后,信任孩子的决定。许多父母总是怕孩子选择不好,不相信孩子的决定,甚至替他做决定,希望插手孩子的决定。实际上,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理想,有自己的决定,他们对于自己的决定,总是能够全力以赴。

  1996年,美国有一位身无分文的青年,他虽然没有什么成就,但是他看好了一份事业——电子商务,他相信这份事业非常有前途,一定能取得巨大的成功,于是他下定决心要在这个领域发展。但是他遇到了一个非常大的难题,就是资金问题,他还没开始工作,几乎没有任何积蓄。他首先想到了父母,当时他父母有30万美元的养老金。当他向父母说明了他的用意后,他的父母只商量了一会儿,就非常痛快地把钱交给了儿子,并对他说:“虽然我们对互联网并不了解,更不知道到底什么是电子商务,但我们了解并且相信你——我们的儿子!”

  后来,这位青年凭借着这笔钱,开始并逐渐做大了自己的事业。

  他就是当今个人财富达105亿美元、大名鼎鼎的亚马逊书店的首席执行官——贝索斯。

  在这个故事中,我们不能说贝索斯的成功完全归功于他的父母,但是他的父母所起到的作用确实非常重要。父母的信任给贝索斯带来了无穷的精神力量。

  事实上,如果父母选择信任孩子的决定,孩子就会对父母的信任表示感激,并全力以赴为自己的决定而努力。

 

来源:婴幼儿教育网

声明:发表此篇《孩子不听家长的话 关键在于和孩子沟通的方式》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info@chinayoujiao.com

259
0
0
分享
评论
(0)
0.03913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