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典范例
玛丽是个聪明的孩子,还没上幼儿园时,就表现出惊人的绘画天赋。妈妈这个时候总不忘对着孩子的画大加赞赏一番,一句“太棒了”常常让玛丽心花怒放。在妈妈的赞美声中,小玛丽如妈妈所期望的一样,她的绘画天赋也逐渐得到了更好的发挥。
很快,玛丽上小学了,她依旧喜欢画画,虽然妈妈还是照样要夸奖一番,但玛丽对那句“太棒了”已经不是那么期待了,因为她不知道自己的画到底哪里棒,而哪里又有欠缺。玛丽的绘画天赋似乎慢慢转入停滞阶段,而妈妈似乎也发现了这一点,但她还是言不由衷地夸奖道:“太棒了!”
终于有一天,玛丽在妈妈夸奖完之后,扔下了画笔,回到了自己的房间。妈妈很是诧异:“亲爱的,你怎么了?不愿意画了吗?”
“不,妈妈。我只是不清楚到底我的画好在哪里,而你只是告诉我‘太棒了’。难道你就不能告诉我我的画好在哪吗?”玛丽委屈地回答道。
妈妈哑然,才发现“太棒了”几乎成了自己表扬孩子的口头禅,却忘记了女儿已不是那个随意就能接受他人赞赏的幼儿园小朋友了。
完美诠释
赞赏是教育孩子的一种重要辅助手段。善用这种辅助手段能鼓舞孩子自立自强,培养孩子的上进精神,而不当的赏罚却能破坏孩子的好奇心,给他们造成终生的心理障碍。不过,赞赏也必须因孩子的不同特点而有所改变,对不同年龄段的孩子,要采取不一样的表扬方式。
——幼儿更需要精神奖励
幼小的孩子是最为依赖父母的,年纪稍大些,他便已懂得精神赞美重于物质奖励,因此他们特别需要父母的精神嘉奖。比如幼儿园大班为一名叫明明的孩子过生日,小朋友们给他送了许多小礼物,比如贺卡、玩具什么的。但是这个孩子印象最深刻的还是老师讲的那句话:
“明明是应该获得这些礼物的,因为他表现得非常好,不仅能帮助小朋友,在家里还非常听爸爸妈妈的话,关心有病的奶奶。在这一年中,他一下长得像一个大人了。”
第二天明明对着正打算外出而又犹豫不决的妈妈说:“妈妈,您要去商店,您就去吧,我可以照顾家,照顾奶奶,老师说我已经是个大人了。”
明明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他还不太需要物质的奖励。这种精神上的奖励,以及所赋予的荣誉已使他很满足了。所以,如果你和孩子已形成了亲密无间的关系,那么奖励就可以采用微笑、抚慰、手势、点头或亲切的言语,并及时地说些鼓励的话,“虽然你很小,但是你一向很勇敢”,“加点儿油,你就会成功”,“在小组里大家都听话,你当然也会听话”,等等,所有这些都是让孩子形成良好行为的有效方法。
——低年级孩子需要具体的表扬
许多父母认为,孩子开始上学就意味着他们已经懂事了,然而事实是,许多低年级的孩子心智还很幼稚,有的孩子的心智甚至还停留在幼儿阶段。因此,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鼓励的次数不仅要增多,更为重要的是要告诉他们受鼓励的原因和具体的行为。例如当你发现孩子在某些事情上表现得很不错时,你不能只是说“嗯,这件事你表现得不错”、“太棒了”,而是要具体地告诉他:“你今天没有弄脏衣服,还这么快就完成了家庭作业,不错,继续努力!”这种清楚而具体的鼓励方式,才能使孩子懂得什么是良好的行为、什么行为是父母所期望的、什么又是不好的行为。
同时,低年级的孩子通常缺乏很清晰的是非观念,他们会一再重复曾经挨骂或被夸赞的事情,而且他们都认为自己是对的,是好孩子。所以,对于孩子的良好行为,父母必须及时给予表扬,而且不断重复强化,使孩子产生“这样做才是好孩子”的意识,进而强化这样的行为。
可以这么说,对于这些孩子来说,一个笔记本、一支钢笔等物质奖励的最大意义是一种象征,象征自己某些方面或某种行为是值得人人肯定和欣赏的。
——创造赞赏中年级孩子的机会
中年级的孩子通常都已经形成一定的自觉性,他们了解父母的期望,也会按照父母或自己设定的目标去努力。
当然,对于这个阶段的孩子,父母的赞美和奖励同样非常奏效。对于聪明且可爱的孩子,父母自然能找到各种奖励他们的机会。所以我们重点要讲的是,当你的孩子缺点较多,而且较为捣乱时,这时作为父母的你除了时常看到并表扬他的优点外,还应该努力制造奖励他的机会,也即是说,除了给予他应该得到的奖励外,还应发掘可以奖励孩子的机会,给予孩子其他方面的奖励,这样不但能使孩子产生某种自觉性,还能鼓励他继续朝好的方面去发展。例如,假如孩子不爱看书,但喜欢动手制作,而且他能制造出飞机模型之类的东西,那么,你就不妨夸奖他的动手能力。如果条件许可,你还不妨带他去参观一些相关的展览,可以借此引导他看这方面的书,并朝着自己感兴趣的方向发展。
当然,父母积极地引导孩子向好的方面去努力,有意识地制造表扬的机会也需要技巧。开始时,你不妨为孩子制造一两次机会,等到孩子完成了,你要适时给予肯定,并再渐渐地给他增加其他机会。例如:“这学期考试成绩有进步的话,我就带你去溜冰”。或“在这个学期结束前,如果你学会了贝多芬××曲,妈妈就替你买你喜爱的衣服或其他的什么东西”。当然,我们不否认,最初小孩或许只是为奖品而努力,但通常在努力过程中,孩子体会更多的则是自己进步的喜悦。
——诚恳地赞赏高年级的孩子
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通常都已经形成自己的个性,所以,在赞赏他们之前,父母不能一概而论,而是要先了解孩子的个性与想法。由于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思想丰富而敏锐,是非观念也较清晰。所以,在奖励他们的时候,过度的赞美和奖励并不适合他们,他们更希望父母把他们当成成人,并以对待成人的方式对待他们,根据具体事实给予他们鼓励,也就是以诚恳而富有建设性的话来勉励他们。“你真棒。”“你真聪明。”之类的话他可能不再需要听到,当他们成绩有进步时,更希望听到父母“这说明你很认真,你的辛苦得到了回报,我很为你骄傲”之类较恳切而实在的话。
另外,由于这个阶段的孩子较敏感,父母的态度不诚恳或带有命令式的口吻,会使孩子不易接受,甚至产生反感的现象,所以在赞赏这个阶段的孩子时,父母必须格外注意自己说话的语气或脸部的表情。若是父母的表情表现出温柔和关心,语气也极为诚恳时,孩子不但易被感动,而且较乐意接受父母的表扬。只有这样,你的赞赏才能真正发挥功效。
总而言之,赞赏要有的放矢,也要因人因阶段而异,只有对自己的孩子十分了解,你才能尽好鼓励自己孩子的义务,才能通过赞赏真正达到使孩子不断进步的目的。
教子思维:奖励必须因孩子的不同特点而有所改变,对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应采取不同的奖励方式。
来源:婴幼儿教育网
声明:发表此篇《根据孩子的四个不同年龄段 采取不同的奖励方式》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info@chinayouji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