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儿童恐惧症是指儿童对某些事物或某些特殊的场景表现出异常的恐惧情绪,患儿虽然知道不用害怕,但仍然不能控制。正常的儿童在其成长过程中几乎都有过恐惧体验,不过这种恐惧反应是一时性的,并不因此产生严重的使人焦虑不安的情绪。
儿童的恐惧心理与其认知事物的局限性有关。年龄很小的儿童由于不知道某些事物的伤害性,所以就不怕。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比以前丰富了,害怕的事物也就多了起来。但只要儿童害怕的事物在生活中并不常见,或害怕的程度未超过一定的限度,正常的生活与学习没有受到什么干扰,就不能被归入恐惧症。
患恐惧症的儿童在恐惧紧张时,常伴有心悸、出汗、面色苍白等植物神经紊乱症状,并常有睡眠障碍、遗尿或咬指甲等表现。
导致孩子们患上恐惧症的原因有以下几个:
(1)情感过于依赖导致胆怯。非非的妈妈说自己的儿子胆子特别小,怕陌生人,经常问:“妈妈,你晚上肯定去幼儿园接我吗?你不会不要我了吧?”
像非非这样的情况就属于特定阶段出现的分离焦虑,在刚刚上幼儿园的小朋友里,十个有八个都会或多或少地出现分离焦虑,也就是害怕和妈妈分开,怕再也看不见妈妈了。这是因为和妈妈太熟悉了,妈妈给自己带来的安全感太强烈了,宝宝们还没有经验去辨别和信任外面的人的友好程度。因此,在害怕和妈妈分开的同时,还怕幼儿园的老师和小朋友对自己不好。
(2)父母的传染。5岁的朱朱特别怕小动物。小区里一有小狗跑过来闻他的脚和裤腿,他就会吓得脸色都变了,大喊“妈妈”。妈妈说朱朱很小的时候,并不怕动物,越长大胆子反倒越小了。原来,朱朱妈妈也特别怕毛绒动物,遇到小猫、小狗时也会神色慌张。朱朱潜移默化地受到妈妈的影响,也变得胆小起来。所以,朱朱妈妈再遇到小动物就要忍住,假装不害怕,不让朱朱看出来,这样时间长了,朱朱也会认为小动物并不可怕。
(3)害怕不熟悉之物。孩子对于任何他没有见过的东西、没有听过的声音都会感到非常害怕,虽然这在成人眼中,是绝对不会造成伤害的。譬如孩子可能知道吸尘器是用来清洁房间的,但是他无法肯定那个吸灰尘的大口会不会把他也吸进去。
(4)想象力带来麻烦。一般而言,四五岁的孩子不仅对亲眼看见的东西会感到害怕,经过想象力加工的各种场景也会让他们担心不已。他们会想象,如果父母不在时,躲在床下的怪兽就会出来,晚上可能会有溜进房间叼走自己的狼……这时的孩子很难区分现实和虚幻,而这个年龄也是最易受到噩梦骚扰的时段。
聪明的父母解除孩子的恐惧,通常都会这样做:
(1)加强孩子面对恐惧的毅力。任何儿童在生活中,必然会遭遇恐惧情境。我们若想预防恐惧发生,首先要增强儿童面对恐惧的毅力,不宜过度保护,但也不应放任不理,忽视孩子的害怕情绪。应鼓励孩子主动面对他所害怕的事物,提升他与环境的互动关系。
(2)减少人为恐惧情境。虽然儿童的恐惧情绪是自然、不可避免的,但也有部分是父母有意、无意的不当处理所促成的。例如,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可以听到父母说:再不听话,要把你送人了;若不睡觉,大灰狼会把你捉去。诸如此类的话,父母完全忽略了孩子对害怕的感受,无形中增添了许多恐惧情境。假若平常为人父母或师长者都能谨慎避免制造这些恐惧情境,将可减少部分儿童恐惧情绪的产生。
(3)促进孩子了解恐惧事实。家长要让孩子知悉:在人们生活中,恐惧、害怕是极为平常的事。不要把害怕视为一种懦弱行为,应勇于接受,让害怕表露出来,不使害怕心理埋在心底而产生紧张的情绪。
(4)提供给孩子满足、乐观的榜样。悲观、恐惧的父母会直接影响孩子的情绪,父母若能适当提供满足、乐观的榜样,无疑可减少儿童的恐惧情绪。父母若能保持冷静、自然和乐观的态度,面对问题和解决问题,无形之中亦能化解孩子恐惧、害怕的情绪。
来源:婴幼儿教育网
声明:发表此篇《导致孩子们患上恐惧症 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info@chinayouji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