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
中国幼教网编辑
vip1
发布时间:2022-05-10
关注

现阶段的计划生育政策造成了中国特色的非常6+1的家庭结构,6个大人对一个小孩子,6个大人都关注和爱护着小孩子,特别是隔代的4个老人,对娃娃更是有求必应,这样关注下的小孩子,想不让小孩子娇气都难,而谈到让小孩子受委屈那更是一种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可现实是,你家的娃娃是千金,人家的宝宝也不是500两,你家的是天鹅肉,人家的也不是老鸭汤,而小孩子在户外玩耍又不可避免会发生一些争拗和冲突,这个时候,大人之间如果处理不好的话,矛盾和不愉快就自然而然的产生了。

 

  我们带娃娃在小区玩耍的时候就碰到过这样的情形。一个小娃娃在玩玩具,另外一个稍微大一些的男娃娃走过来,看到了鲜艳的玩具,马上就伸手抢了过去,正在玩的小娃娃马上去回抢,可那里是大个子娃娃的对手,不仅抢不到,而且还被推倒了,让那个小娃娃马上大哭特哭起来。这些事情都是转眼间的事情,容不得大人反应,事情就发生了。小娃娃的妈妈很生气,很大声的批评那个大一些的男孩子:“怎么可以抢人家的玩具?怎么这么不懂礼貌?”大娃娃的妈妈本来正从自己家娃娃手中夺不属于自己家的玩具,准备给回小娃娃,嘴里正批评着大娃娃呢。可听到小娃娃的妈妈这么批评自己的孩子,脸上挂不住了,回嘴到:“都是小孩子,他们懂什么,怎么可以这么说孩子呢?”之后,这两个妈妈你说一句我说一句,气氛马上紧张了起来,我们在旁边的,赶快相劝,不让情绪升级。虽然两人没有再继续争执,可原本是抬头不见低头见的邻居,这下,因为这么点儿事情,两家人马上有了隔阂。

  这样的事情在周围经常遇到,有的家长,拿过去的老话说,有护犊子做派,自己怎么骂娃娃都可以,可容不得别人指责自己的娃娃;也有的家长,大大咧咧,自己家的娃娃调皮,别人家的娃娃玩的正好的时候去捣乱,甚至有的还会欺负别人的小朋友,家长看到了也不及时制止,让别人家的家长大光其火、恼怒不已;还有的家长,把孩子看的紧紧的,生怕孩子受到一点伤害,像个老母鸡紧紧看管着自己的娃娃,如果被别的小孩子推一把、抓一下的,妈妈马上就跳起来,立马起来伸张正义。

  尽管家长想了好多的方法避免小朋友之间的冲突,可由于小孩子这个阶段就是喜欢出到户外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而在一起玩,就不可能总是和风细雨的,冲突、争执、哭闹是这个期间小孩子们们一起玩耍时不可或缺的场景,小孩子正是在这种玩耍的氛围中,理解了合作、冲突、协调、平衡、妥协等的人类社会的规矩。因此,小孩子的玩耍中,出现冲突是必然的,也是必要的。当然,有冲突,就必定有强势的一方和弱势的一方,小孩子有小孩子的处理办法,有他们自身的达成平衡的方式。大人应该尽可能不要太多的干预,只要不过分,就应该让小孩子用他们自己的方法来解决冲突,来处理矛盾。有的大人耐不住性子,生怕孩子受一点儿委屈,可家长没有想到的是,在孩子小的时候大人可以这么无微不至的照看她,不让她受一点儿的欺负,可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你看得了他们今天,你看不了他们明天,更看不了他们的一世。而在你照看不到他们的时候,现在这些让你不安的因素一样存在。从小让孩子们自己去处理他们遇到的不平等、不公平、不守规矩,时间久了,小孩子就会在这种不断的争执和冲突中,学会如何对待和如何解决,从而形成他们自己解决这些问题的特殊方法。

  我们自己对小家伙玩耍的过程中出现的冲突,就是采取这种放任他们自己解决的方法,一般是抱着不过问的态度,尽可能让他们自己去搞掂。如果冲突是因为自己家的娃娃强势,是自己家的娃娃的过错,我们通常会引导她和对方认错并说对不起。如果自己家的娃娃是弱势一方,只要她自己不求助,我们就装作看不见,即便哭了,我们也轻描淡写,让她在我们这里寻求不到额外的支持。相反,我们会告诉她,要她自己去想办法,比如她是不是可以通过交换的方法来获取不同的玩具,比方说可以告诉小朋友排队等候的方法来轮流玩一个东西,比方说是不是可以限定时间来共同玩一个大家都喜欢的东东等等。还会告诫她,可以尝试很多方法,就是不能用哭的方式,因为哭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如果的确有一些特别不守规矩的小家伙,我们就会参与进去,并用上面说的方法来帮助小家伙们一起建立玩耍时候的规矩,这样有限度的参与,能够保证小朋友们一起玩耍的时候不会因为个别不守规矩的小家伙的出现而乱了套和不受控的情况发生。

  

  当然,并不是每个家长都是这样处理的,不同家长对孩子在共同玩耍时冲突的态度是千差万别、千人千面。有的家长担心自己家的孩子受别人欺负,就会在家里教导孩子:别人打你,你就要还手,打不过可以咬,反正是不能受人欺负。也有的家长,里里外外全方位呵护孩子,小孩子在家里被照顾惯了,出到外边反而胆小的不得了,家长就不得不教导孩子如何躲开那些强势的小家伙们。我表弟的小孩儿,因为是个女娃娃,在外边玩耍的时候,就经常被同龄的小孩子欺负。外婆在教导“打要还手,骂要还口”无效的情况下,只好教导外孙女儿:人家打你,你要举起手来护住自己的脸,保护自己。于是小家伙自此就学会了,碰到凶巴巴的小朋友,人家只要往她跟前一站,小家伙就先举起自己的小手来护住自己的脸。

  我们家的小家伙有一个小表哥,比她大2岁多,属于比较强势的男孩子。到我们家里和妹妹一起玩,不管妹妹玩什么,只要他喜欢,根本问都不问,一把就会抢过去。有时候大人看到了会干涉一下,有时候还会告诉她,你不能直接抢,要事先征求妹妹的同意,妹妹说同意了,你才可以拿。但这样的说辞对小表哥似乎没有什么效果,如果大人在一旁的时候,这个小表哥还会有所收敛,在我们看不到的时候,小家伙仍然我行我素。开始妹妹还会哭几次,甚至来寻求我们的帮助,可我们告诉她,你得自己想办法去解决,爸爸妈妈帮不了你。时间久了,居然形成这样的局面:妹妹正在玩的东西,哥哥跑过来,还没抢呢,小家伙就乖乖的把东西递上去,主动缴枪了。呵呵,看得我们直发笑,虽然好像是一幅受欺负的样子,可小家伙没有丝毫不妥,还仍然很喜欢和小哥哥一起玩,既然小家伙都没有觉得任何不安和不妥,我们也懒得干涉,小家伙就是用这种示弱和主动缴枪的方法成功解决了和小哥哥的冲突。

  有时,我们也会告诉她,如果别人抢你的东西,抢就抢了,你可以再找别的玩,一样可以很开心。总之就是不要太关注一样东西,好玩的东西那么多,没有必要一定玩一个吗。同时,也经常和她说,偶尔遇到有的小朋友打你一下,不一定是那个小朋友故意打你的,可能他不知道如何表达他的想法,所以,只要不太痛,就没有必要哭,反正打也打了,哭也没有用。这份教育之下,在外边让小家伙和其他小朋友玩耍的时候,如果看到小家伙被强势的小朋友抢了玩具,或者推了一把、打了一下,只要小家伙没有特别的求助,我们一般都抱着不干涉的态度,如果小家伙来求助了,我们也不做干预,只是诱导着教她一些方法,让她自己去处理和解决。很多时候,我们的方法小家伙都根本没有用,只是到你面前诉说一下,寻求一些安慰,如果大人没有什么表示,小家伙也自觉无趣,很快又擦干眼泪,重新去和小朋友一道玩耍了。

  经常这么教育她处理和小朋友之间的冲突,时间久了,就看出这样教育的好处来了。在小区,她出去玩的时候一定会带一些玩具出去,遇到她喜欢的小朋友,她会大方的拿出来和几个小朋友一道玩,马上就会建立新的友情。玩的过程中,遇到抢玩具的,她会告诉那些小朋友们不要抢,会制止不守规矩的小家伙们。如果制止无效,她会和人家建议,要么排队玩,要么轮流玩什么的。而且因为准备的玩具比较充分,即便被抢了,还有备份的玩具可以进行玩,一会儿功夫,就转移了之前被抢的不快,重又开心的玩起来。因为这个脾气,在她2岁多上的那个早教机构,老师对她的评价就是,一个人玩也能够很开心,几个人一起玩也能够很开心,从来不会主动去和人争啊抢啊什么的,而别人和她争抢,她也不生气,反正就没有看到她因为玩玩具发生和别的小朋友争抢的情况,当然也没有因为玩耍让她有哭闹的时候,我们对这样的评价只能感慨道:吃亏是福啊。

 

来源:婴幼儿教育网

声明:发表此篇《小孩打架怎么办 如何巧妙解决孩子间的冲突》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info@chinayoujiao.com

190
0
0
分享
评论
(0)
0.03936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