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一个功能健全的家庭里,家庭成员之间会各司其职,不越界,也不逃避,快乐地承担起属于自己的责任,为整个家庭的和谐贡献自己的力量。可是,并不是所有家庭都是功能健全,职责分明的,有时候受原生家庭的影响,父母会不自觉地越界干预孩子的问题,或是无意识地让孩子承担起本属于父母的责任,弄得父母痛苦,孩子也痛苦,家庭不再是温暖的港湾,而变成充满硝烟的战场,或是冰冻三尺的地窖。
自从上周俊俊幼儿园的老师给孩子们布置绘画日记开始,每天一篇的日记就提前结束了俊俊几年来没有作业的日子,为一年级即将到来的家庭作业提前演练,也拉紧了作为家长的我的神经。“宝贝,作业做了没有?”“俊俊,今天的日记画好了吗?什么时候帮你写上文字?”“都什么时候了,还在玩陀螺,作业不做了是吧?”“从明天开始,回家第一件事必须先作业,作业没完成不准玩!”总共不过画了十来天的绘画日记,可娘俩关于作业的对话屡增不减,关键作用并不明显,他照样把玩具放在第一位,照样拖拉到深更半夜才想作业,照样把我的提醒当成耳旁风,照样我行我素按自己的心情来画日记。
就在昨天,看到俊俊吃完饭后第一件事情仍然趴在地上玩陀螺,不知道把作业忘到何处,我正准备大声责备之时,突然心底冒出一个声音:他的作业,关我何事?我幡然醒悟。可不是,他的作业,他的责任,关我何事?我何必这么着急紧张,心情郁闷?这不是没事儿找事儿的节奏吗?一个念头我仿佛卸下千斤重担,心情立马一百八十度大转变,差点开心得哼起小曲来。
当然,关于作业的责任光我从中抽离还不行,还得有人接棒,不然习惯依赖模式的俊俊,可能一下子反应不过来。我决定利用送俊俊去上象棋课路上的时光。“宝贝,我有一件重要的事情要宣布,你能认真听一下吗?”“什么事?”“就是从今天开始,我和爸爸要把做作业的责任还给你,以后不管你做不做作业,什么时候做作业,都是你的事情,我不会再提醒你,更不会批评你,总之你的作业,以后由你负责,我们不再为此承担,知道了吗?”“为什么?”“因为做作业本来就是你的事啊,我们如果总是干预,比如提醒,批评,或大吼都会伤害我们之间的关系,既然如此,我们选择信任你,相信你一定有能力自己管好自己的作业的。”“哦,那你们干什么呢?”“我和爸爸负责工作,负责挣钱养家啊!你的责任是学习,我们的责任是工作,我们各负其责,这样才能干好自己的事情。”“那好吧!”“还有一点需要申明,就是需要我和爸爸配合完成的作业,比如写日记,请你于九点十分通知我们,晚了我们就爱莫能助了,我们也有自己的事情,记住了吧?”“好吧!”
晚上回到家,他仍然趴在地上玩陀螺,眼看着时间快到九点了,我忍不住说:“宝贝,你在玩陀螺啊!”他抬头看了看我说:“是啊,有什么事吗?”我说:“哦,没事没事,我就问问。”他突然醒悟,马上说:“哦,对了,我还有作业没做。”话音刚落,飞快的收起陀螺,到房间做作业去了。我悄悄地松了一口气,看来划定责任还是有一定的效果的。
只是相比较我们不替孩子承担责任,更容易让我们发现和醒悟,孩子替我们承担的责任则更加隐蔽和具有伤害性。小小年纪孩子,如何背负得起父母肩上的重任?让孩子介入父母的生活压力,本身就是对孩子的一种摧残。我是从跟俊俊的对话里听出端倪的。
今天放学路上,俊俊想吃肯德基,我苦劝良久不奏效后,说:“你要吃就吃吧,反正我不阻止你,这样行了吧?”俊俊说:“我又没有钱。”我说:“奶奶给你的500块钱你不是还没用吗?你可以拿去买呀!”俊俊无奈地说:“那个钱是买房子的呀,用掉了我还怎么买房?”我好奇问:“你要买房干嘛?”俊俊不耐烦地说:“不是要买我们的新房子吗?”我说:“新房子我和爸爸已经买好了呀,谁说要你买的?”俊俊不确信地问:“不需要用我的钱了吗?”我说:“当然,我和爸爸都已经付钱了呀!”“哦!”俊俊不说话了,我却在思索,是谁说了什么话,让俊俊背负着买房这么大的压力?
饭桌上,父子俩的对话让我找到了答案。“爸爸,我们新房子买好吗?”“买好了呀!”“那我的钱是不是不用买新房子了?”“是不用买了,不过我们还在还账,我们还借了银行的钱,用来买新房子的,这个也是需要我们还的。”听到这里,我马上说:“不过这是我和爸爸的责任,你不用担心,我和爸爸会想办法还的,这不是你的事情。”“哦!”俊俊不说话了。
去上象棋课的路上,我再次明确地对俊俊说:“宝贝,奶奶给你的500块钱是你的,你有支配权,想买什么都可以由你自己决定,我们都无权干涉你,知道吗?”俊俊问:“那我买陀螺也可以吗?”我说:“当然,那是你的钱,你当然可以买自己喜欢的东西。”俊俊高兴地说:“太好了,我终于可以买陀螺了。”话音刚落,又担心地问:“那买房子还欠的钱怎么办?爸爸说还欠银行的钱。”我说:“那是我和爸爸的事情,不是你的事情,我和爸爸会想办法还上的,你不用担心。”俊俊说:“那人家说你们怎么办?”我问:“谁会说我们呀?”俊俊说:“给你们借钱的人呀!”我说:“首先,人家不会说我们,因为我们借钱是有合同的,其次,即使人家说我们,那也是我和爸爸的事,与你没关系,知道吗?他们不可能会说你的。”俊俊马上辩驳说:“谁说与我没关系,你们是我的爸爸妈妈呀,他们说你们不就是说我,怎么与我没关系呢?”被他这么一质疑,我突然意识到我的话有些过了,马上改口说:“妈妈的意思是这些事情我和爸爸会想办法去搞定,你不用操心,我之前说过,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责任,你的责任是学习,我和爸爸的责任是工作挣钱。如果你真的想帮我和爸爸,就好好管好自己的事情,承担起属于自己的责任,做好自己的作业,理好自己的玩具,管好自己的学习和兴趣班,不让我和爸爸操心,这样我和爸爸就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我们的工作,挣更多的钱了,对不对?”俊俊想了想说:“所以我的钱不用买房子啊?”我说:“是的。你的责任不是帮我和爸爸买房子,而是管好自己的事情,比如学习、玩具等,我们的责任也不是盯着你的作业和成绩,而是工作和挣钱,家庭里的每个成员只有承担起了属于自己的责任,才能更好的帮助别人,而不是你来承担我们的买房压力,我和爸爸来盯着你的作业,这样责任不明,只会让我们大家都很累,只有分清了责任,才能让我们更快乐的做好自己的事情,对不对?”俊俊轻轻地“哦”了一声,不说话了,也不知道他听懂了没有。
到象棋教室楼下,下车的时候,我问俊俊:“雨伞呢?”俊俊说:“到我这里,妈妈你不用担心,雨伞是我拿的,保管雨伞是我的责任。”我说:“不,雨伞是我的,我们两都有责任。”俊俊说:“不对不对,保管雨伞是我一个人的责任,应该让我来承担,如果不见了或丢了,都是我的责任,你可以批评我,也可以凶我,或打我都没关系,我愿意承担。”我笑着说:“谁说可以打人的?即使雨伞丢了,也不能打人啊,每个人都会犯错误,在错误中成长,如果因为人家犯错误了就打人,那中国岂不是变成暴力社会了?”俊俊说:“那老外就会笑话咱们了?”我说:“是的。中国是礼仪之邦,所以要学会用更好的方法解决问题,而不是通过暴力。”“哦!”老师家到了,话题不得不结束了。
从关于雨伞的对话里,我知道俊俊不仅听懂了前面分清责任的对话,而且很欣慰地听到了孩子敢于担当的声音。这种发自肺腑的声音,这份敢于承担的勇气和果敢,多么珍贵!只要给孩子一份信任,孩子定会还我们一份坦诚。
所以,当咱们为孩子的作业拖拖拉拉,没有担当而烦恼时,需要先反思一下,是否因为咱们盯得太紧,管得太多,而让孩子觉得没有承担的必要了呢?当咱们为孩子的洞察人心,过分懂事而沾沾自喜吗?需要先反思一下,是否咱们无意识地传递给孩子太多压力,让孩子承担起了本不属于他的责任呢?当孩子操心着父母的责任时,又怎么有更多的时间和心情来投入他的事情,承担属于他的责任呢?
来源:婴幼儿教育网
声明:发表此篇《让孩子学会承担责任 首先要分清责任》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info@chinayouji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