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
中国幼教网编辑
vip1
发布时间:2022-05-10
关注

幼升小是每个孩子都要经历的阶段,而在这个阶段家长要做好入学准备工作,以帮助他尽快适应新环境。那么,入学前如何做好幼小衔接?儿童入学前的准备有哪些?如何让孩子快速适应入学后生活?外地户口入学的要求有哪些?

  • 入学前做好幼小衔接

    所谓幼小连接,是指学前教育阶段和小学教育阶段之间的过度时期,也是孩子整个教育过程中一个至观重要的阶段。他可能因为课程内容变多、困难加大而苦恼不堪,也可能因为作息时间的变化而觉得不适应。不少幼儿因此会变得日渐消瘦,情绪也不佳,对学习充满恐惧。

    幼小连接阶段,以下2件事情是必要要做好:

    · 学习习惯培养

    1.倾听:要求幼儿能够注意听,并记住老师和父母的话。例如:父母给幼儿将一个故事,要他一定要认真听完,然后叫孩子将这个故事复述一遍。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学会了聆听和记忆。

    2.理解:只有孩子对父母或老师的要求有了足够的认识和理解,他们才能按照要求去做。

    3.关注:要求孩子对学习内容能够保高度的注意力。

    4.效率:做到今日事今日毕,杜绝拖拉迁延。

    5.阅读:培养孩子阅读的习惯,并选取适当内容要求他尝试背诵。

    · 能力的培养

    通过某些特定的训练来培养幼儿的以下各项能力:

    1.语言与专注力:要求幼儿能够注意力高度集中听一段听觉材料,并将其大声流畅完整的读出来,并能够做到口齿清晰。

    2.区分玩耍和学习:给予幼儿必要的训练,让他们了解学习和玩耍之间存在的区别和联系。

    3.课堂行为规范:这类训练的主要目的在于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课堂行为习惯,如按时进入课堂听课,坐姿端正,有问题要举手得到同意后再说话等等。此外,认真听讲,做好随堂笔记和课后作业等也必不可少。

    4.时间观念:教会幼儿理解时间的概念,如何看钟表来判断时间,怎样表达整小时和半小时等概念等等。除此以外,教孩子惜时如金,在日常生活中学会合理规划和利用时间,杜绝拖沓迁延的坏习惯。

    5.作业行为与任务意识:培养幼儿的作业意识,教会他们如何正确握笔,如何保持正确坐姿。教会幼儿如何按照相关的要求来听取和记录作业内容,不但要求能完成作业。还要学会认真检查作业完成的情况。

  • 儿童入学的年龄

    在我国,满6周岁儿童须由监护人送到学校接受9年义务教育。此为《义务教育法》的明确规定。8月31日之前出生的孩子,当年就可以报名入学了;如果是9月1日以后出生,则需等明年才能入学。

    当然,入学政策会根据不同区域的实际情况而有所调整。如该地区生源不足,要求年龄为6周岁3个月的孩子必须百分之百入学;生源较多的地区,可放宽到6岁半。

  • 儿童入学前的准备

    和幼儿园生活相比,小学生活有很大的不同,两者在教学环境、教学方法、作息习惯等诸多方面存在诸多差异。作为家长,应积极帮助孩子做好入学前准备。

    · 心理准备

    家长要让自己的孩子有足够的思想准备来面对刚开始的小学生活。可以和孩子多谈论学校发生的故事,让他真正感受到自己成为一个小学生了,从而萌发了一种自信和自豪感,对刚开始的小学生活也会产生无限的向往和期盼。家长切忌恐吓孩子,或给予不必要的心理压力。有的家长喜欢吓唬孩子说:“你要是不听话,老师一定会收拾你!”之类的话,这会给孩子增加心理负担,让他们愈发害怕上学。

    · 健康准备

    在入学前,孩子需要接受一次全面的体检。通过体检,家长可以了解孩子的身体发育情况,视力与听力情况等。如有异常,可及时治疗。如孩子视力不佳,可以与小学老师沟通,在座位安排方面获得一些照顾。告诉孩子,如果上学期间身体不适,一定要及时告诉班主任,寻求帮助。

  • 入学关注校车安全

    校车是接送小学生上学和放学的专用车辆,其安全不容忽视。

    1.专用车辆:校车必须是专用车辆,其座位应在10以上,且应当有统一式样的标志物。

    2.安全装置:按照校车安全标准的规定,每个学生的座位必须配备安全带。如果车内装备有可以控制每个安全带闭合与开启的控制设备,那么该设备必须处于司机伸手可及的范围内,且该装置不会对个人正常操作安全带构成影响。

    3.照看人员:如校车座位低于40座时,需要配备至少1名可照看人员;当座位高于40座时,需要至少2人来照看孩子。

    4.行车记录仪:车辆必须配备俗称“黑匣子”的行车记录仪。该设备可以检测和记录车速、行驶里程、行驶时间等信息,并将这些信息上传。

  • 如何快速适应入学后生活

    家长帮助孩子尽快的适应全新的小学生活,需要做以下三个方面的准备:

    1.心理方面——自豪感的培养

    家长要多和孩子谈论学校发生的故事,让孩子了解到上学可以学更多的知识,可以有更多的朋友等等,这样他就对上学产生了浓厚兴趣,对“自己是一名小学生”感到无比自豪。

    此外,为了更好地和同龄人交流并融入新的环境,家长需要给孩子准备相当多的话题,如自己的名字、住址、生日、爱好等。这样一来,孩子和他人交流就有话题可谈,不至于冷场。也让老师和同学们可以迅速了解自己,为今后的和睦相处打下良好基础。

    2.生活方面——自理能力的训练

    由于自理能力差,很多小学生入学之初颇为不适应,不会自己吃饭,不会整理书包和课桌,甚至尿裤子等。所以训练孩子的自理能力尤其重要。在生活上,要他们学会自己穿衣、吃饭、如厕;在学习上,要求孩子自己收拾书包、课桌、文具盒等等。

    此外,小学再没有午睡时间了。所以家长要帮助孩子调整作息时间,在暑假中逐步减少孩子午睡时间,在开学还有半个月时就不再允许孩子午睡。养成好的作息习惯,尽可能不让他睡懒觉,否则开学后会很不适应。另外,逐步改变以往在幼儿园吃早餐的习惯,尽量在家吃早餐。

    3.规则方面——学习习惯的培养

    小学有随堂作业和课后作业了。告诉孩子,专心听课和及时认真的完成作业都是他应该做的事情。特别强调的是,很多家长会在暑假给孩子上辅导班,在开学前就给孩子教授一些小学的课程,生怕输在起跑线上。但是,当下辅导班往往良莠不齐,教授的课程可能有一些错误之处。更为重要的是,上辅导班有可能会让孩子对知识处于一种一知半解的状态,而在上课时就不在认真学习了。此类孩子可能刚开学时他的成绩看上去不错,但是今后成绩的退步会很快,这会严重打击他的自信。所以,与其着急给孩子灌输一点课程,不如好好培养他学习习惯。

  • 入学准备的物品

    主要是文具和生活必需品。

    类别 物品 要求
    基本配置 书包1个 不使用拉杆包
    文具盒1个 大小适中 结构简单。能容纳孩子文具即可
    2H铅笔8只(削好) 有姓名帖,最好有笔帽(以防笔头折断)
    直尺1个 长15厘米,两头分别为直边和曲边
    橡皮1个 型号4B
    垫板2块 大小为A4,A5各一块。附有姓名帖
    拉边袋6个 规格为A4
    包书皮若干 材质为塑料,附有姓名帖
    美术课 记号笔3支 油性
    Hb铅笔1支 附有笔帽(以防笔头折断)
    油画棒1套 至少有25种颜色
    水彩笔1套 至少有18种颜色
    广告纸2张 可以用报纸替代
    固体胶棒1个 粘度较高
    安全剪刀1把 附有套子,以防误伤
    双面胶1卷 /
    体育课 学生专用跳绳2个 /
    运动鞋2双 /
    生活用品 餐具(如碗,勺,筷子,茶杯)

    材质坚固,不会轻易碎裂,最好不用金属产品。茶杯口最好大一点,有盖子,不要太高

    餐垫一副 材质为塑料
    抹布3块 轮换清洗使用
    手帕3块 纯棉材质,轮换清洗使用
  • 外地户口入学

    我国义务教育法有明确规定,儿童达到相应年龄者可免试于户籍所在地就近入学。如儿童随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离开户籍所在地,而需要在其监护人工作或居住的地区接受教育,也应当获得平等接受教育之权利。具体法规定由省级教育主管部门制定。

    若监护人为外地户口,可持有暂住证、身份证、户口本和居住地居民委员会出据的证明,带孩子去学校报名。如果被拒绝,可向当地教育局投诉。

    此处以广州为例。适龄儿童符合下列条件之一,可以申请在异地入户,将来在当地入学:

    1.其出生符合相关生育政策,且双亲至少一方为该市常住户口;

    2.违反计划生育政策出生,或非婚、婚前出生,双亲至少一方为该市常住户口;

    3.至少一方为该市常住户口得夫妻,领养的儿童(需要县以上民政局出具的《收养证》);

    4.父为原籍,因陪判刑入狱且母失踪或改嫁(需有相关证明文件,如派出所开具的失踪证明或发现判决其父抚养的决议书),且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在该市;

    5.父亲生前为该我市常住户口,母未再婚,需要投靠祖父母或居住其父生前在该市的合法住处;

    6.父母至少一方为该市户籍,但长期居于港澳或海外,其为成年子女可办理该市户籍。

    不齐,教授的课程可能有一些错误之处。更为重要的是,上辅导班有可能会让孩子对知识处于一种一知半解的状态,而在上课时就不在认真学习了。此类孩子可能刚开学时他的成绩看上去不错,但是今后成绩的退步会很快,这会严重打击他的自信。所以,与其着急给孩子灌输一点课程,不如好好培养他学习习惯。

     

    来源:育儿百科

    声明:发表此篇《入学准备》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info@chinayoujiao.com

     

192
0
0
分享
评论
(0)
0.05857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