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亿、6亿、50.2%
这3个数值,你想到什么?中国14亿人口、近视人数6亿、全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50.2%(2019年)。换言之,假如你出门碰见2个小朋友,其中1个就可能是近视。
于是,咱国家凭实(ren)力(kou),拿下了青少年近视率世界第一,成为世界第一近视大国。
看看身边一些孩子,还没上学呢,“小眼镜”就已经戴上了。孩子近视的问题已经到了火烧眉头,不得不更早管控的时候了。那么,
孩子早期有哪些表现,可能是近视呢?怎么判断孩子是真性近视or假性近视?远视储备、视力档案该从什么时候开始呢?预防近视,有什么实用方法?......
今天,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来听听眼科邓医生怎么说吧~
01
孩子有什么表现,
可能是近视?
很多家长以为视力变差才是近视了,这不能说有错,但数据些许滞后了。往往近视已经75~100度了,视力才会有明显的下降,再加上孩子的隐瞒或是眯眼、侧头的看东西的习惯,进一步延后了这个时间。 在临床上我们时不时能看到,当小朋友说自己看不清时,再查散瞳结果已经快200度了,加上近视的不可逆和后续的增长,结果实属让人感到可惜。
家长在家怎么初步判断,孩子是不是近视了呢?一般来说,当孩子出现下面7种情况,就建议家长尽快带孩子到医院检查视力了。

更好的方案是,定期视光检查,建立专属的视功能档案,在孩子远视储备下降过快时,就及时干预,不要等到了近视了才追悔莫及。近视这件事,绝对不能赢在起跑线上!
02怎么看孩子,是真性近视or假性近视?
单纯的视力检查,并不能判断孩子视力的真实情况,需要进一步通过“散瞳”,来判断孩子是真性近视or假性近视。
假性近视:
指因眼睛调节所引起的功能性近视,好发于青少年儿童和长时间近距离用眼者。经过散瞳后,屈光度显示正常。
真性近视:
在散瞳过后,屈光度仍显示为近视屈光度,无论多少都是真性近视。
且会随着时间度数越来越高,不会自己好转或随着长大消失。需要提早进行干预,防止度数加深过快。
03如何预防近视?
1)建议出生3个月后,建立视功能档案。
定期更新,监测孩子眼睛发育的情况。做到早检查,早发现,早预防。

2)关注远视储备,及时做调整
这一点很多家长都忽视了!刚出生的宝宝,由于眼睛的前后径比较短,都是呈现一个远视的度数,这个远视度数太多或太少都不好,太多了容易变成远视,太少又容易往近视去发展。
在不同年龄阶段的宝宝,都有其相对应的一个安全范围。如下图:

但这个远视的量,会随着宝宝眼睛的发育、变长,逐渐的降低,持续到0,这是一个正视化的过程(一般来说到了12岁),当这个储备量提早的消耗完了,那也就说明宝宝离近视非常近了。
所以,建议家长定期给孩子做视力检查,观察远视储备情况。
3)均衡饮食。
控制甜食摄入量,过多的糖会降低巩膜的弹性,使眼球容易被拉长。
4)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
具体哪些习惯呢?往下看。同时每天不少于2小时的户外活动。
04
已经近视了,
如何延缓近视加深?
近视的形成,主要与遗传因素和不良用眼习惯有关,遗传因素目前无法改变,而良好的用眼习惯,可以延缓近视度数的增长。
1)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
建议先从“20 — 20 — 20”原则开始,每20分钟的近距离用眼(包括看书、绘本、玩乐高、电子产品等等近距离用眼的活动),要让眼睛休息20秒以上,休息时,是要眺望远处(20英尺以外的物件);
近距离用眼时,保证在光线充足的环境下,保持良好的姿势,“一尺一拳一寸”。

2)使用人为因素进行干预
目前市面上可以有效控制近视的方法有:近视眼镜,低浓度阿托品,离焦近视镜,角膜塑形镜(OK镜)。

声明:发表此篇关于出现这7种表现,你家孩子离「近视」不远了的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info@chinayouji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