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孩子在家不好好吃饭?
家长们经常都有这么一个疑惑,孩子在园所里吃饭怎么都很积极,吃嘛嘛香,追着老师要添饭,但是回到家就变成“饭渣”,甚至家里人追着喂都不肯张开“尊口”,吃两口就不吃了。
这是为什么?让许多家长百思不得其解。
孩子是一样的孩子,家里准备的也都是他喜欢吃的饭菜,那么,孩子这种行为表现差异的根源究竟在哪里呢?关于孩子吃饭进餐方面,又有哪些雷区需要我们避开呢?今天,一起来听听牛牛园长怎么说吧~
孩子进餐行为差异的原因
原 因 一:进餐要求不一样
在园所里,老师会注重培养孩子良好的进餐习惯。进餐时,孩子坐在自己的位置上专心吃,不可以轻易离开座位和同伴交谈。
原 因 二:在园不吃零食
当孩子感到吃饱了,园所老师不会再勉强孩子继续吃,也不会在两餐中途额外给孩子添加食物。
原 因 三:吃饭氛围不一样
园所有很好的氛围,年纪相仿的孩子坐在一起,大家吃的都是一样的食物,其乐融融。
看出来了吗?孩子不同的行为表现背后其实是园所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区别。
爸爸妈妈们,从以下这几个常见的儿童进餐行为问题入手,牛牛园长带你一起来实现孩子在家也能好好吃饭这件事儿~
问 题 一
孩子经常边吃边玩,怎么办?
原 因 分 析
孩子养成边吃边玩的习惯,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父母没有掌握科学喂养的方法。
你可以这样做:
● 孩子到两岁左右,就引导他乖乖地坐着吃饭,不可边吃边玩。
● 进餐时尽可能排除引发孩子玩的因素,如将电视遥控器、玩具等收起来。
● 孩子吃饱后,就不要再硬塞给他吃。

问 题 二
孩子在家吃饭总是要人追着喂
哄着喂才肯吃?
原 因 分 析
孩子吃饭喜欢乱窜,因为儿童的注意力很容易被分散,吃饭时玩玩具、看电视等做法都会降低孩子对食物的注意力。
你可以这样做
建议家长在孩子吃饭之前就关掉电视,把玩具收好,为孩子创造良好的进餐环境。其实孩子是天生知饥饱的,他们都是在吃到大半饱或是全饱后才会到处玩,而真正饥饿的时候则不会这样。
问 题 三
孩子饭量波动大,怎么办?
原 因 分 析
孩子有时运动量不足,消耗少,缺乏饥饿感;有时零食吃得过多,对正餐没有兴趣;开饭时间不固定,打乱孩子的消化规律;情绪、生长发育需求的变化等都会造成孩子食欲的波动。
你可以这样做:
● 对于孩子食欲时好时坏的问题,建议家长宽容接受这种波动,让孩子根据饥饿程度自己选择进食量。
● 限制孩子吃零食,尽量少吃甚至不吃。
● 每天保证一定的运动量,促进消化,提高食欲。
● 对于突然饭量减少的孩子,需要细心观察,是孩子胃部不舒服,还是情绪问题,有针对性地解决。
归 根 到 底
孩子在家吃饭表现好不好,关键在于家长不能给予与园所相同的标准!
家长在家里,应该同样给孩子搭配科学的饮食,养成按时吃饭的好习惯,再帮孩子改变一些不良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让孩子从“饭渣”变成不挑食的好宝宝,家长要多多鼓励孩子,当然,教育不能一蹴而就,需要家长的耐心和爱心。

声明:发表此篇关于为什么孩子在家不好好吃饭,在园所里却能自己吃?的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info@chinayouji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