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为有经验的老师,我们一定要提醒各位家长,孩子从幼儿园过渡到一年级的时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包括情绪上的不适应、环境的不适应等问题。许多孩子第一天上学从家哭到校门口,再从学校哭到放学回家,如何避免这类情绪的产生,如何安抚宝宝们都是爸爸妈妈需要提前知道的哦。


首先我们要清楚孩子这类情绪产生的原因,其次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作出预判,及时调整,让孩子适应新变化。
第一大原因是情绪上抵触,孩子是无法认识到上学这件事的意义所在的。从幼儿园这么好玩的地方,突然来到了这个需要整天学习的地方,简直太让人不爽了!一旦孩子无法从上学中获得快乐,他就可能对上学产生抵触,更严重的甚至产生厌学情绪。
第二大原因是长期缺乏纪律约束,不同幼儿园有不同教育理念,有的幼儿园鼓励孩子自己做主,给孩子很大的选择权;有的幼儿园有统一的标准和要求,要求孩子们都达到某个水准。这两种方式对孩子性格的养成各有利弊,但小学对于学生的行为举止是有明确而统一的要求的,上课坐好、上厕所举手、按期值日……如果孩子不能执行到位,就会受到批评。

第三大原因就是专注力缺失,台湾知名的脑科学家洪兰说过,6岁的儿童,他们大脑内部神经元连接的活跃程度要比成人多一倍以上,而此时理性脑的发育又极不成熟,所以,这个阶段的孩子专注力低,简直太正常不过了,他们根本不懂得该如何约束自己的行为,走神是常态。
第四大原因是基础知识薄弱,有的孩子上过幼小衔接或者网课,学习的知识甚至都超过了2年级水平;有的孩子从大班衔接,学校可能什么都没教,拼音、数学还是英语,都是小白零基础。那么,老师授课如果默认80%的学生是有基础的,按照这个进度走,那对于小白同学来说,学不会就是必然。
因此家长在给孩子挑选幼儿园的时候一定要提前了解幼儿园的教育理念,至少听一次试听课,感受老师的教学方法和课堂氛围再做决定。


情况一:害怕上小学
原因:幼儿园的活动方式以游戏为主,到了小学则进入了以课业学习为主导的教育形式,有严格的学习要求和作息制度,这些变化客观上会使孩子出现一定的不适应,老师对待孩子会更加严格,班级人数也会增加,对孩子的关注度也会减少。
家长怎么做?
不要经常把这类话挂在嘴边,并威胁孩子说:“你不乖,等到学校让老师批评你”。这样的话语会起到一定的震慑作用,但会让孩子产生抵触心理。
家长可以告诉孩子:“你长大了,可以学习知识了,如果你学的越多,大家就会很喜欢你,向你学习。”多给孩子一些积极的暗示,孩子放学后多问问他一些学校里有趣的事情、听到了什么小故事,少谈一些学习成绩等让孩子可能产生心理负担的事情。

情况二:太过依赖父母
幼儿园的老师经常会包办孩子的生活,而小学低年级的老师虽然也会给予过渡期间的照顾,但更多的是要孩子自己独立,比如上厕所这件事老师不会经常提醒大家,需要孩子主动提出,自己去做。所以在这个过程中太依赖父母的小朋友可能会出现许多不适应。
家长怎么做?
要提高小朋友的自理能力,不是一两个月能做到的,而是需要长期的培训,可以从假期就开始进行。应从刷牙、洗脸等小事抓起,还可以在孩子的书包里放一些玩具、衣服、故事卡片等,让孩子每天自己整理好第二天需要的学习用品。培养一定程度上的独立能力。


情况三:专注力差
这个时期孩子自我中心意识比较强,不太想听话。对于6岁的孩子,尤其是男孩来说,专注力是硬伤。
家长怎么做?
先排除身体原因,有时候缺乏微量元素、未休息好或者贫血等,均可能导致精神无法集中,如果存在这方面的原因,需要尽快调整解决。其次是多沟通与鼓励,鼓励孩子相信自己可以克服,其次是课外培养,多和孩子一起做专注力的活动或者游戏,或者上一些这方面的课程。

综上来看,家长们任重而道远,不过值得高兴的是,一旦孩子建立了稳定的学习情绪,父母再辅以纪律约束,孩子就能在学习态度和习惯上走上正轨。也许短期还无法追上超前学习的同学,但是到了2、3年级,他一定会迎头赶上!
从幼儿园到小学这个过渡阶段,如果家长无法胜任帮助孩子解决以上问题的工作,可以联系早知道学校的老师们,我们有专门的课程,为您排忧解难。
来源:天津早知道教育
原标题:从幼儿园过渡到一年级,这个过程有点难哦~
声明:发表此篇《从幼儿园过渡到一年级,这个过程有点难哦~》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info@chinayouji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