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儿童使用退热药10条知识,您知道吗?
1. 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是推荐可用于儿童退热的2种药物。
对乙酰氨基酚为乙酰苯胺类药物,布洛芬属于非甾体抗炎药,二者均可解热镇痛,是目前各国推荐可用于儿童的2种退热药。儿童是不是发烧就要马上使用退热药呢?不是的哦!
2. 不建议联合或交替使用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
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均属于抑制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而起到退热的效果。虽然对乙酰氨基酚与布洛芬联合使用较单用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可以降低体温的度数略多一点,但没有显著的临床意义,也不能提高患儿的舒适程度。两药联合或交替使用有可能导致剂量错误或混淆给药间隔时间,导致药物过量或中毒,交替使用退热药还会加强患儿的发热恐惧。并且,两药联合使用会增加药物不良反应的风险。因此,不推荐两药联合或交替用于退热治疗。
3. 对乙酰氨基酚与布洛芬的作用特点与推荐用量:
4. 不推荐解热镇痛药与含有解热镇痛药的复方感冒药合用。单一成分的解热镇痛药与含有相同药物成分的复方感冒药联合使用,有重复用药、甚至药物过量的中毒风险,因此这两类药物应避免联用。
如需联用,需要在医生或者药师的正确指导下合理使用。
5. 退热药无效时的处理原则。退热药物使用后多在30~60分钟体温开始下降,部分患儿若仍高热不退,亦不宜短期内重复使用退热药物,一般应间隔4小时以上。
期间应重点关注病因的查找与治疗,辅以适当的物理降温措施。不宜盲目加用糖皮质激素作为退热治疗。
6. 不建议使用退热药预防疫苗接种后发热,或局部不良反应。
2020年《解热镇痛药在儿童发热对症治疗中的合理用药专家共识》提出:尽管某些疫苗如麻疹-风疹-腮腺炎疫苗等存在接种后发热的风险,但不推荐在疫苗接种后预防性使用退热药物。
因为退热药预防性使用可能降低疫苗接种的免疫反应与效果,如有发热,建议按前述原则处理。
7. 不建议使用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预防儿童惊厥发生。
《解热镇痛药在儿童发热对症治疗中的合理用药专家共识》中指出退热药不能阻止热性惊厥发作。可用作退热处理,但不可用于预防惊厥发作。
8. 发热的哮喘儿童不禁忌使用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但在已知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诱发哮喘发生的病例中禁止使用。
《解热镇痛药在儿童发热对症治疗中的合理用药专家共识》指出对乙酰氨基酚有引起哮喘的风险,在生命早期应用该药与年长儿哮喘的发生有关,且存在剂量依赖性。但有哮喘病史的患儿单次使用对乙酰氨基酚不会诱发哮喘急性发作;频繁使用则可增加年幼儿童哮喘发作风险。对乙酰氨基酚诱发哮喘的风险与布洛芬相似。
也有研究显示,在近1年中有严重哮喘发作的1~5岁儿童,应用布洛芬后哮喘急性发作的风险高于对乙酰氨基酚。医生应在对哮喘患儿进行全面评估后单剂量使用退热药。
9. 蚕豆病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可能会引起溶血反应,必要时选择布洛芬。
临床研究表明,短时间使用治疗量的对乙酰氨基酚不会增加蚕豆病患者的溶血风险,超剂量或长期使用可能导致溶血风险。
建议蚕豆病患者在医生的指导下正确使用退热药物,必要时选择布洛芬,不要自行选择用药。
10. 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的禁忌症分别有哪些?
声明:发表此篇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文章综合来源于网络。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info@chinayouji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