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早刷到北京家长的朋友圈,心头一惊——年头深圳上海、年中新疆吉林、年尾广州北京等等等等,让人感叹啥时候能回归校园生活?
孩子是环境的产物,身处特殊时代下,我们也不禁担心:新冠一代的孩子们从生理和心理上是否会受到影响呢?毕竟,成年人如你我常会感到异常焦虑,那么对周边环境异常敏感的孩子们,不管是婴儿还是高中生,是否会面临更严重的「次生灾害」?
■图片来自Nature,新冠期间婴幼儿在大动作、精细动作和沟通技巧上的平均得分较低。
■另一项调查也显示,英国青少年在疫情期间精神状态的变得有所糟糕。
疫情改变孩子的大脑
「关在家里,不运动,不社交,我都傻了,何况孩子呢?」跟家长们聊起这项调查,大家都对原因心知肚明。法国一项纵向研究显示,隔离会导致居民心理压力增高,且知觉障碍、亚临床精神病症状和对伪科学的信任有所增加。清华大学教授彭凯平在接受凤凰卫视的吴小莉采访时候,也提及自己做过的一个调查——疫情的不确定、大规模暂停社会活动和经济的冲击,大家的心情的确不愉快。他将此称之为“中产阶级不开心”。
心理学有个概念叫镜像思维,在封闭的家庭环境下,家长情绪的波动,直接折射出孩子的变化。
上海教育科学研究院杨彦平博士分别在2020年与2022年对1600余个青少年家庭做了调查,发现长久居家令亲子关系越发不和谐。
而除了家庭环境外,孩子们受到的冲击也来自社会环境。《自然Nature》期刊发布了一篇来自布朗大学的论文,显示新冠一代的儿童大脑已然受到疫情的影响,且疫情持续时间越长,孩子身上出现的各种问题就越多。布朗大学Advanced Baby Imaging Lab的研究发现:相较于疫情前出生的婴幼儿,疫情期间出生的婴儿在IQ测试一系列发育测试中低了近两个标准差,而且男孩受到的影响大于女孩,大运动技能受影响最严重。而「孩子的发育与父母是否感染过新冠无关,看起来更像和疫情的大环境有关。」
声明:发表此篇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文章综合来源于网络。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info@chinayouji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