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
中国幼教网编辑
vip1
发布时间:2022-08-19
关注

马上就要开学了

又一批新小班的孩子要上幼儿园了

小班孩子第一次离开家

难免会不适应,产生“入园难”的情况

想要让孩子们顺利入园

离不开老师的努力和家长的配合

那么,有哪些值得家长注意的问题呢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一忌:今天送不了就明天送

 

面对孩子哭闹

家长难免起恻隐之心

“也许他明天就愿意来吧”

抱着这样的心态

许多家长选择妥协

但这会让孩子学会利用哭闹

反而更难送进幼儿园了

 

二忌:去两天,歇一天

 

有的家长觉得孩子在园不适应

需要在家休息调整

所以送上几天便回家休息一天

但这样会让孩子的适应过程断断续续

不利于早日融入幼儿园

 

三忌:陪着孩子一起哭

 

有的家长看着孩子哭泣很心疼干脆蹲下来和孩子一起哭但这样会让孩子误以为家长不要他了会认为上幼儿园对爸爸妈妈来说也很痛苦会进一步加深对幼儿园的抗拒

 

四忌:骗孩子一会儿就回来

 

为了让孩子不要缠着自己有的家长会骗孩子自己只是离开一会想着自己不在孩子就无人可闹了这种方法可能暂时有效但孩子等待过程中会丧失安全感

 

五忌:吓唬孩子不来接

 

有的家长选择吓唬孩子“别哭了,再哭我就不来接你了”家长的本意是让孩子停止哭泣但孩子的理解会是“爸爸妈妈不来接我了”这让孩子产生恐惧感对幼儿园感到进一步的恐惧

 

六忌:许诺会第一个来接孩子

 

许多家长会这样许诺孩子

“妈妈第一个来接你”

如果随口的承诺没有兑现

很容易让孩子觉得家长说话不算数

加深孩子的分离焦虑

请换一种方式回应孩子:

“妈妈会早点来接你!”

 

七忌:陪着孩子进幼儿园

 

有的家长认为多陪孩子一会儿就能让他们成功适应幼儿园其实,这样只会拉长孩子的适应时间孩子知道家长终究要离开分离焦虑感也不会因此减退

 

八忌:窗外、门外偷偷看

 

不少家长送完孩子后并不放心

躲在教室的窗外偷看孩子活动

这样做,也许你心里是踏实了

可是如果被孩子发现

家人给他带来的亲切感会让

他像抓住了救命稻草一样

对你发出SOS哭闹的信号

刚适应新环境的孩子又产生了排斥心理

最后还要再重复一遍适应过程

 

九忌:放学路上负面询问

 

放学路上,家长喜欢问孩子问题

很多问题还是负面的

这是一种负面的暗示

会让孩子联想到不好的事

让他们产生对幼儿园的抗拒情绪

可以这样问孩子:

“今天你认识哪个小朋友了?”

“老师表扬你了吗?”

帮助孩子回忆幼儿园一天的美好时光

建立对幼儿园的美好情感

 

十忌:周末作息不规律

 

上了一周幼儿园了

一到周末孩子的作息规律就被打乱

一觉就睡到早上10

到了新的一周,上幼儿园又要迟到了

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

才是帮助孩子适应幼儿园的关键

 

✅家长送孩子入园可以这么做:

 洞悉孩子分离焦虑的三个阶段:

  反抗阶段:嚎啕大哭,又踢又闹;

  失望阶段:断断续续地哭,不理睬他人;

  超脱阶段:接受外人照料,开始正常活动,但见到妈妈又会表现出悲伤。

 用积极的方式回应孩子的入园焦虑情绪:

  信任老师和幼儿园;②  说话的时候看着孩子的眼睛,保持微笑;③  从容地和孩子说再见,坚定离开。

 当你自信地和孩子告别、轻松愉快地和老师交谈,孩子得到信息是:

  这里是安全的;✔  我信任这里的老师;✔  爸爸妈妈相信我有能力开心度过幼儿园的一天。

孩子上幼儿园,是分离,也是成长。

入园适应是每个孩子必经的过程,一开始的哭闹是难免的。家长们应该做的,不是放纵孩子,而是和老师一起努力帮助孩子度过这段时期,让孩子爱上幼儿园!

衷心祝愿每个孩子都能尽快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在幼儿园里快乐成长哦~

 

 声明:发表此篇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文章综合来源于网络。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info@chinayoujiao.com

 

 

1372
0
0
分享
评论
(0)
0.05860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