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什么是好的幼儿园老师?
我想,不一定是一长串职称、一沓证书、或者一堆锦旗,而是孩子们长大成人回望幼儿园生活时,忆起的是美好、舒适、自信和自由的感觉,而不是紧张、恐惧、受挫和被限制。
美国著名作家罗伯特·富尔格姆写了一本畅销全世界的书《受用一生的信条》,他在书中写道:
“那些我所真正需要的知识,关于如何生活,要做什么以及怎样去做,我都已经在幼儿园里学过了。智慧并非来自巍巍的学术殿堂,而是来自幼儿园里的沙坑中。我学会了:与人分享一切;公平游戏;不打人;物归原处;保持整洁;不拿别人的东西;伤害了别人,要赔礼道歉;饭前洗手;便后冲洗;加热的饼干和冰牛奶有益健康;保持生活的平衡——每天花时间学习、思考、绘画、唱歌、跳舞、玩耍和劳动;每天下午小睡一会儿;出门在外注意交通,与人携手,团结一致;留意奇特现象……”
在幼儿园里,老师们教给孩子学会吃饭、学会交往、学会自信、学会为了爱的人变得更好……每一件事,都是那么细小,却又重要。
01 / 学会吃饭
作者:刘晓娣
爱,对于妈妈来说是一种本能,对于老师来说则是一种责任,是我们与孩子们每日相处中的点滴汇聚。我既是一个妈妈,也是一名老师,对于班级中孩子的护理,既要给他们妈妈般的爱,也要尽到老师保育教育的责任。
高远是我们班一位特别的小朋友,由于自理能力较差,刚来班里时瘦瘦的,不爱说话,也不爱吃饭,看得我很是着急,于是第一时间向家长了解孩子在家进餐的情况,得知,家人们给孩子喂饭的时候多,而且是喂什么吃什么。因此,在第一阶段,我主要是鼓励他学会自己吃饭,并且提醒他怎么将主食和菜搭配吃,不断地用语言提示“一口米饭、一口菜”等等。
升中班后就要开始使用筷子了,他用得不是特别好,再加上天气冷,菜凉得比较快,所以看他吃得比较慢时,我就会给他喂几口,让他在学习使用筷子的同时不至于吃到冷饭,这是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就是投其所好。跟他相处了一段时间后,我了解到他特别喜欢数学,连乘法都不在话下。因此,我把吃饭和“数字”联系到了一起。例如:“你这是第3口了,吃得特别好,距离第10口很近了,你要加油哦~吃到第10口的时候告诉老师,老师检查一下你的小碟子是不是特别干净~但是吃的时候有一个小秘诀,那就是要嚼碎了才能咽下去呢~”
经历了这三个阶段以后,高远现在吃饭特别好,他的小脸逐渐圆润起来,体格比刚来园时健壮了不少,也养成了较好的用餐习惯,每次进餐都很愉快还能主动举起小盘子说:“刘老师,我也光盘了。”这样的转变让我感慨万千。
吃饭,是看似多么简单的事情呀,但是在幼儿园我们想告诉孩子的不仅于此,良好的进餐习惯,健康的饮食搭配,是奠定孩子一生的基础。作为老师,用“心”看、用“爱”教很重要,我们对于每名幼儿的饭量、进餐速度以及个别爱好都要了如指掌,结合幼儿年龄特点以及幼儿喜好进行引导。不仅要照顾到每一名幼儿,体弱儿、肥胖儿也需要特殊护理。只有通过专业的进餐护理,才能保证孩子每顿饭都吃的营养、健康,更能促进幼儿良好进餐习惯的养成,助力幼儿健康成长!
02 / 学会交往
作者:姚文哲
我们班有一位“放荡不羁爱自由”的孩子,叫柏霖,他无拘无束,规则意识较弱,喜欢什么东西就直接上手去抢,时常有小朋友来告状。
有一次在区域游戏时间,他正玩拼插玩具,看到蛋仔手里的东西很是喜欢,上来就给抢走了。当时我首先制止了他,问他:“柏霖,如果你喜欢的东西被别人抢走,会是什么心情?”他说:“不高兴。”我说:“那你抢走别的小朋友手里的东西,别的小朋友高兴吗?”“不高兴。”“那以后还抢吗?”“不抢了。”“那应该怎么办呢?”柏霖顿时愣住了,“怎么办”这个问题他似乎没有思考过,从他的角度来看,只是被告知“不要去抢”,但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他其实是不明白的。
于是我以好朋友的角度和他共同思考、讨论,最终得出了许多方法和“话术”,比如要想玩他人手里的玩具,可以先去征求对方意见,可以说“我能玩一下这个玩具吗?”如果对方同意了我们要怎么做呢?当然是要说“谢谢“啦。那如果对方正在玩得开心,不想给我们,怎么办呢?可以商量一个时间,或者用自己的玩具和对方交换,等等,方法有很多,但总之不能上手直接去抢,更不能打人。在讨论过程中我就发现本来蔫头耷脑的柏霖,好像渐渐听懂了。
我们讨论完以后柏霖真的就去问了:“蛋仔,我可以玩一下这个玩具吗?”蛋仔一听就给了他,我能看到柏霖心中的喜悦和兴奋,这可真是太好了!希望他在人际交往上越来越成熟轻松,感受到与好朋友们共同游戏的乐趣!
对于幼儿园的孩子来说,从小掌握各种各样的技能、学习如何交往、如何学习是更为重要的。比如怎么穿围裙、怎么系鞋带等这样看似很普通的事,我们教会了孩子,他就掌握了这项技能,他会一直受用,以后他可以自己去做,不用老师帮忙了,老师的双手也得到了解放,这就是我理解的为人师的“传道授业”。
03 / 学会自信
作者:李红娜
幼儿是未来的接班人,是祖国的花朵,孩子们的自信更是未来成功的基石,作为教师,我们要在幼儿的成长道路上做好正确的引导,尤其帮助内向的宝贝树立信心,变得更加落落大方。
我们班的雯雯乖巧可爱,是个很漂亮的小女孩,但是却有点胆小,内向害羞,她的月龄也偏小,在班级中算是个小妹妹,所以在做事情的时候常会慢人一步。随着时间推移,孩子们一点点长大,转眼到了中班下学期,班级中很多小朋友的能力都有了很显著的提升,我们也希望雯雯能够更长大些,更阳光开朗些。
# 尊重幼儿,及时鼓励才能让幼儿建立信心
在幼儿园的生活中我们发现雯雯很多时候都很想表达自己,但是更多的时候都选择了不说话,就这样我们对雯雯就多了一些关注,当发现她如果有了表达的欲望的时候,我们尽可能地让她来表达想法。
有一次班级中的小朋友在讨论怎么才能知道乌龟有多大呢?
乐乐:“可以用绳子的方法测量乌龟的大小,然后记录了下来。”
梓恩:“啊?乌龟那么大,我可害怕,我不要试。”
雯雯:“老师我想试试。”雯雯小声说道。
雯雯的说话声音小小的,但我依然听到了,并打心里感到惊喜,当然要支持她啦!于是我拿给她一根绳子,让她进行测量,乌龟爬来爬去调皮极了,雯雯试了好几次都没有成功,但她没有放弃,而是耐心地一次次测量着乌龟的长度。
梓桐;“我帮你按着乌龟吧,这样它就不会跑了。”
雯雯:“好的,谢谢你。”
就这样在两位小朋友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知道了乌龟的长度,并顺利记录了下来,雯雯开心地告诉我,这是她和其他小朋友一起完成的,她非常开心。
我也给予了她发自内心的肯定:“雯雯你真棒,而且你都没有害怕小乌龟,真是个勇敢又聪明的小朋友。”
雯雯听了我的夸奖,开心地点头,在一片欢声笑语中和小朋友观察起来小乌龟。
语言是最有力量的表达,特别是在小朋友做成功了一件事情之后,对他们的表扬会是锦上添花,他们的自信心也会伴随着成功和表扬建立起来。
♡ ♡ ♡ ♡
# 承担任务 自己就是小主人
雯雯虽然胆小,但却是一个非常有爱心的小朋友,我经常会看到她帮助其他小朋友摆小椅子和帮助老师拿东西,在一次美术活动后,雯雯问我:“老师,刚才画画的桌子有一些脏了,有画笔的痕迹,我可以拿布擦一擦吗?”
我说:“当然可以啦,你真是个有爱心的小朋友。”
我帮助雯雯找到了一块干净的桌布,她认真地擦了起来,桌子的每一个细节都没有放过,不一会桌子就被擦得干干净净。看到辛苦了半天的雯雯,我对全班小朋友说:“谢谢你雯雯,是你让我们的班级变得又干净又漂亮,我们给雯雯鼓鼓掌吧。”班级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也许我们总希望小朋友可以这样做或那样做,但是我们更应该给他们一个机会,让他们自己可以独立完成一件事情,让幼儿成为自己的主人,他才能够有勇气去面对未来。
# 提供展示的舞台,自信绽放光彩
在一次户外活动后,我问孩子们:“有没有小朋友想要表演一个才艺呢?”大家纷纷举手,想要展示自己的风采,唱歌、跳舞才艺一个接着一个,这时我观察到雯雯的小手想举起来但是又有一些犹豫,于是主动问她:“雯雯,你想不想来表演一个节目呢?”
雯雯思考了一下,点了点头。
“你想要表演什么呢?”
“我想唱《金色的童年》。”
“一定是非常好听的歌曲呢!来,小话筒拿好咯。”
音乐响起,雯雯哼唱起来。最开始她有些胆小,动作扭扭捏捏,声音也小小的,我就开始随着音乐给雯雯拍手打节拍,并一直微笑着用鼓励的眼神望向她,班里的小朋友看到之后也和我一起拍起手来。渐渐的,雯雯唱的声音越来越大,也越来越开心了!
有些小朋友之所以内向,是因为他们不敢表达上,如果雯雯小声地唱完一首歌,那么这次表演或许不会对她有什么帮助,但是如果这首歌让她感到开心和快乐,那么她就会愿意做这件事,并且以后也愿意表现自己。
不可否认雯雯的能力相对于班级里的其他小朋友或许不强,但是如果总是拿雯雯和其他小朋友做横向比较,也会对她造成自信心的打击。我想,好的比较应该是纵向的,自己和自己的比较,从这个角度来看,雯雯已经进步很快了。作为一个老师要针对不同的幼儿给予不同的关注和关心,只有有了不同的处理方式他们才可以健康的成长。
04 / 学会为了爱的人
变得更好
作者:穆榕
我有一个大兄弟:大坤同学。
说实话我这个“兄弟”真是让我一言难尽,小班时我就曾经带过他,今年大班我们又碰到了一起。断档的一年我也经常听同事们说他的“丰功伟绩”,所以对他的行为表现有相当的了解,心理有了一些准备。但是没想到才刚刚开学,白天要面对大坤给我出的各种难题,晚上还常接到其他家长投诉他的电话,真是让人头大。心力交瘁的我只想着这学期能够平平安安度过,不要闯祸就好了,但一次阅读时无意间读到一句话:“一灯能除千年暗”,也就是一个积了千年万年黑暗的屋子,只需要一盏灯就能将黑暗驱逐。这句话一下子打到了我的心里:是啊,给予一份温暖,传递一种期待,也许就能点燃一个希望!果然,大坤给了我一个“哇时刻”。
一次教育活动中,我正在给全班小朋友讲冬奥知识,刚讲到一半,大坤打断了我,站起来大声嚷着:“我知道我知道,北京是双奥之城!”我下意识的第一反应其实是想制止他,转念一想,让他当起了小老师,于是大坤将自己知道的关于冬奥的知识都跟小朋友讲了出来,小朋友们听得也是津津有味,偶尔没讲明白我也会在旁边及时补充。
活动过后我悄悄一脸崇拜地跟大坤说:“你怎么这么厉害,怎么什么都知道?”大坤听到我说这话,脸上也绽放起来笑容!相处几天下来以后,我开始着重观察大坤,发现他虽然淘气、有时控制不住自己,但是可能受到自己做警察的爸爸的影响,特别有正义感,喜欢打抱不平,遇到问题小朋友还没着急,他已经急着当小法官判断对错了;他喜欢和小朋友交往,但是由于自己经常动作过大会不小心伤害到小朋友,所以大部分幼儿对他退避三舍;他热爱劳动,喜欢当值日生,检查小朋友放袖子特别细致;他知道很多很多其他小朋友不知道的东西;还有就是他下棋特别厉害,尤其是斗兽棋,有一次我俩组队一起下棋,连赢几局,他特别开心居然称呼我为“好兄弟”,我也欣然接受了这个有趣的称呼。
当然,我也会跟我的“好兄弟”商量,如果下次我上课说到什么内容是他知道的,他想给小朋友讲讲,就给我个“兄弟之间的眼神”,如果内容和时间方便,我就请他来当老师;当他出现不可控行为时,我也会悄悄走到他身边,小声来句行话“兄弟,你有点不仗义了。”他会问我怎么了,我也会在他耳边告诉他:“你看,你还是我好兄弟呢,你都不听我的,其他小朋友肯定更不听了,哎,我一点地位都没有了。”然后假装出一副“大哥难当”的表情,他就会特别当真地跟我说:“不会不会,你看我做好了给他们做个榜样。”
或许这样的沟通语气会被较为传统的观念所质疑,但我认为:无论如何,这是一个切入点、一个契机,每个孩子性格不同、喜好不同,我们可以投其所好,用孩子接受的方式去切入,去转变他。发现一个孩子的不足、否定他是容易的,但是,探明一个孩子的内心,为他找到方向,却是不容易的。习近平总书记说:“做好老师,要有仁爱之心。好老师应该是仁师。”喜欢乖巧听话的漂亮宝贝是人的天性,但去用爱来引导和改变“不完美”的孩子,才是教师“仁”之所在。
我认为,幼儿教育或许就是一门“发现”的艺术,发现教育对象的特点,只有发现了他的特点,才能给他适合的教育;教育或许也是一门“等待”的艺术,相信孩子,静待花开,就像那句话说的,每朵花都有自己开放的时间,也许你的种子永远都不会开花,因为他本身就是一棵参天大树。
来源:朱继文工作室
声明:发表此篇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图片来源于网络。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info@chinayouji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