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
中国幼教网
vip1
发布时间:2022-08-11
关注

随着孩子长大,语言能力得到释放,但伴随的还有忧心。

 

因为很多妈妈发现,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孩子喜欢说脏话,什么屎尿屁的,张口就来,急了,还会直接飙脏话,“打死坏妈妈”,“打死臭爸爸”。

 

不止在家如此,有的孩子在外同样也是脏话不断。

 

曾经就看到过两个小孩,因为玩具的原因发生争执,原本只是小孩子的争闹,只是没想到,其中一个孩子会说“你TMD的......”当场就震惊了。

 

为什么孩子会出口成脏,甚至放狠话?

 

孩子为什么喜欢说脏话

 

可能是下面几个原因:

 

01

诅咒敏感期

 

幼儿教育家蒙台梭利认为,一般孩子在3~4岁时,语言能力发展较快,他渐渐意识到语言是有力量的。

 

会尝试着用自己所掌握的“语言力量”去影响周围的人。

 

他很快发现,有些话,比如“屁”“臭”“打死”之类负面的语言更容易引起回应(比如家长会愤怒),就觉得这些话特别厉害,会频频使用,以获得更多关注。

 

所以我们通常会发现:

 

越呵斥孩子别说脏话,孩子说得越起劲。

家长的反应越激烈,孩子越觉得说脏话好玩,就越想说。

 

有这些表现的孩子,说明进入了“诅咒敏感期”。

 

这个时期,千万别急着给孩子贴上“说脏话”“不文明”之类的标签。

 

他们只是发现了语言的威力,想验证验证而已。等孩子过了诅咒敏感期,就会恢复正常。

 

02

表达负面情绪

 

当孩子骂人的时候,他们未必知道自己在说什么。

 

相比内容,让孩子们留下深刻印象的是骂人时的语气,这也是父母们应引起警惕的地方。

 

孩子们观察到大人们通常在情绪激动的时候说出一些不好听的话。

 

这样的行为就像是流感,从大人身上传染到孩子们身上,然后在孩子们之间互相传染。

 

孩子们会觉得,当他们自己被孤立、受到威胁或者是心情不好的时候,也可以这么做。

 

他们会自然而然说出这些储存在脑子里的狠话和脏话,而且说的语气都和当时听到的一模一样。

 

他们并不是真的想要骂人,而是一时想不到什么其他方式来表达自己糟糕的情绪。

 

他们试图通过自己的行为向周围人说明:

“看到我现在身处什么样的环境吗?这里又吵又闹的,我要让你们知道这有多么让人不舒服!”

 

然后他们就说出了之前听到的那些语言。这是孩子求助的信号。

 

03

获取家长注意

 

对孩子而言,有时候负向的关注,也好过没有关注。

比如长期被父母忽视的孩子,有可能喜欢通过骂人的方式,来获得关注。

 

比如进入小学后,孩子开始寻求老师或者异性的注意。

 

这个时期,孩子还没有完全形成自我的孩子,心理上会非常渴求接纳,寻求伙伴。

 

而为了满足这个需要,孩子们就会发展出一系列行为,“说脏话”就是其中之一。

 

04

单纯觉得好玩,当口头禅

 

如今的小孩子,哪怕刚学会说话,他也能把网络用语学得溜溜的,比如“芭比q啦”“我去”“奥利给”啥的。甚至还有一些简单骂人的脏话,他们也是张口即来。

 

孩子看到手机、电视里有人说这些话,他们觉得好玩,也跟着说。

 

而孩子间又最喜欢模仿,一看同伴们都喜欢这样讲,他们不自觉跟着模仿,不管这话是好是坏,就把它当做口头禅。

 

 

孩子爱说脏话如何应对

 

面对爱说脏话的孩子,直接以暴力方式纠正,担心孩子叛逆,不纠正,又担心孩子养成坏习惯,怎么办?

家长们不妨尝试以下几个方法。

 

01

冷处理

 

说脏话狠话仅仅是孩子一个阶段性的行为。

 

6岁以内的孩子还没有文明道德的概念,他一开始说脏话仅仅是因为好奇,甚至会笑嘻嘻地说,好像在说一句“你好啊”。

 

事实上,越阻止他可能越有兴趣。

 

如果我们完全不把它当回事,冷静地面对这种行为,并善加引导,他们觉得说着无趣,一段时间后自然就不说了。

 

所以,当孩子说脏话时,与其批评甚至打骂,不如以平常心对待。

 

当然了,以平常心对待不等于听之任之。如果孩子一再挑战我们的底线,一定要让他明白:说脏话是不受欢迎的行为。

 

比如可以对他说:“你这样说我很不开心,如果你再说,我就不跟你玩了。”

 

让孩子自己体会被冷落的后果,他就会明白脏话会让他失去朋友,从而有所收敛。

 

02

转移孩子的注意力

 

孩子说脏话时,其实并不知道自己说脏话表达的什么,我们不妨用一些有趣的事情,去引导。

 

比如当孩子说“我靠”时

可以问:“‘靠’是什么?有天那么大吗?不如我们说‘我的天哪!’是不是更厉害?”

 

当孩子说“屎粑粑”时

可以说:“屎粑粑黄黄的呢!我们想想还有什么是黄黄的?香蕉,梨,你的小汽车,还有……”

 

不知不觉,孩子就被有趣的话题吸引,忘了脏话。

 

用惩罚的方式回应孩子的行为,孩子要么只记住了惩罚,要么越发觉得“脏话”好玩,唯独没学会更好的表达。

 

用温和、友爱的语言去回应孩子的行为,孩子就会学到温和、友爱的表达方式。

 

03

父母的榜样

 

“倒霉孩子,再不好好学就打死他”,“一天天玩命看电视,看死他算了”,“这孩子怎么就长了一副笨死人的猪脑子”......

 

父母常言死,孩子不学才怪。在孩子的意识里,“死”并没有生死的意义,就是表达情绪的一个词语。大人可以用,他自然也可以光明正大地使用。

 

父母为孩子创造一个文明的语言环境,孩子没有了模仿对象,自然会降低他们使用这些狠话的几率。

 

所以,营造健康、和谐的语言环境是重要手段。

 

从源头上杜绝脏话和狠话,孩子自然就没法进行模仿了。

 

作为父母的我们,先得检视、约束自己的语言和行为。家里有个爱飙狠话、脏话的人,孩子的这种行为会很难消除。

 

其次,有意识地将孩子从有脏话、狠话存在的外界环境隔离开来,比如减少和爱说脏话、狠话朋友的来往。

 

04

用情感回应孩子

 

有些孩子说脏话是为了吸引大人的注意,这个时候,孩子所需要的实际上是情感的连结,孩子渴望的是你的关注,所以用情感的连结来回应孩子,而不是直接回应脏话这个词本身。

 

你可以尝试这么说:

“你又说了这个词呢,听起来你想引起我的注意呢。”

 

“来,我们来拥抱一下。记住如果你需要我的时候,你也可以直接告诉我的,比如说 ‘妈妈,我需要你’或者 ‘妈妈,我需要你抱抱我’哦。”

 

给孩子一个正能量满满的反应都会很有帮助,除了拥抱之外,摸摸头、微笑和装傻的回应都会很有帮助。

 

总的来说,咱们要重点关注怎么帮助孩子们管理自己的情绪,因为情绪才是导致孩子们说出不良语言的根本原因。

 

而“诅咒敏感期”一般不会持续太长,可能几个月后,孩子自然而然就不说了。但如果我们刻意纠正、指责,反而会让孩子更加关注这些语言的力量,从而养成爱说脏话、狠话的习惯。

 

父母可以等孩子情绪缓和之后,等双方都平静下来,再来和孩子讨论解决说脏话的行为,效果会更好。

 

来源:一天一个早教亲子游戏

声明:发表此篇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图片来源于网络。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info@chinayoujiao.com

1173
0
0
分享
评论
(0)
0.04285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