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
中国幼教网编辑
vip1
发布时间:2022-08-05
关注

刘老师:

您好!

您每天用固定的时间为孩子们读一个好听的故事,与孩子们共度“美好故事时间”,我相信孩子们一定非常期待并享受这段时间。好的故事绘本具有吸引幼儿的魔力,使幼儿不知不觉沉浸在故事的意境中并以角色自居,模仿角色动作来表达自己的理解和认同。但在这么美好的时刻,有的孩子却做出了让小伙伴很不愉快的事来,比如豆豆等四个孩子在教师讲故事时发生了肢体冲突。这一冲突也引发了我们的思考:教师要采用什么样的引导策略,才能既保证“故事时间”共度的美好顺畅,又引导同伴友好相处呢?但在讨论引导策略前,我们先要了解孩子产生这一行为背后的原因。

 

一、从图画书阅读与幼儿心理两方面,分析孩子的行为表现

 

由于刘老师提到的引起幼儿冲突的事件恰好都发生在阅读图画故事书的时候,因此我们着重从图画书阅读的角度来分析幼儿心理与行为,并提出策略建议。

1.轻松愉快的阅读容易引发幼儿的情感共鸣和角色自居

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同时又是儿童阅读推广人的彭懿曾指出,在图画书的世界里,应改变整个世界以强大的姿态迫使孩子们学习的传统教育目的,成人世界退后一步,让孩子们在一个相对宽松的世界里自己去摸索、发展。

刘老师把“美好故事时间”每天固定安排在孩子中午饭前的安静活动时间,每次讲一至两个故事或者一本图画书,目的“就是让幼儿感受文学作品的各种美好,满足幼儿喜欢听故事的愿望”。可见,这一师幼共读的意图是纯粹的欣赏与享受文学的活动。这种不以功利性说教为目的的阅读是图画故事书的重要学习形式之一。在轻松愉快的共读过程中,幼儿最容易在潜移默化的熏陶中感悟到文学作品的语言美、画面美和意境美,并在审美的感动中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不知不觉沉浸在故事的意境中并以角色自居,体验角色自居所带来的身心愉悦。

 

 

 声明:发表此篇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文章综合来源于网络。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info@chinayoujiao.com

 

1313
0
0
分享
评论
(0)
0.04511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