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
中国幼教网
vip1
发布时间:2022-08-04
关注

你会让孩子帮你做家务吗?

 

有的妈妈会说:“我疼都来不及,怎么忍心让孩子干活呢?”

 

或者“孩子这么小,越帮越忙,还不如我自己做。”

 

作为父母,我们平时特别注重培养孩子的各种能力,比如舞蹈、思维、口才、绘画等,却唯独忘记了培养孩子的劳动能力。

 

有的孩子三四岁了还要父母追着喂饭,不会自己穿衣服,一点家务都不做。

 

不懂得劳动的快乐,自然也体会不到父母的艰辛。

 

不让孩子体会劳动的乐趣,无疑剥夺了孩子自理能力发展的机会。

 

蒙台梭利博士说:“我听了就忘记了,我看了就记住了,我做了就理解了。”

 

凡是孩子自己能做的事情,父母就要舍得放手,鼓励孩子去尝试,让他自己去做。

 

《人民日报》曾经撰文详细列举孩子做家务年龄对照表,并指出做家务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爱孩子,就要让他做自己该做的事,舍得用孩子,才是真的爱孩子。

做家务和不做家务的孩子,

差别真的很大

 

哈佛大学曾经有一项长达20年的研究表明,爱做家务的孩子跟不做家务的相比:

 

就业率为15:1,收入比后者高20%,而且婚姻更幸福。

 

古人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做家务,不仅不会耽误孩子学习,反而会有助于孩子提升学习成绩。

 

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儿童最早是通过动作来发展思维的,越喜欢动手越有利于大脑的发育。

 

孩子在做家务的过程中,会有二指捏、手指抓、双手掰等精细动作,不仅让孩子的手部肌肉力量得到发展,也会锻炼其手眼协调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

 

孩子们在做家务的过程中,借由感官上的刺激与体验,在心里认知和思维上得到发展。

 

2019年在清华大学新生开学典礼上,校长邱勇亲自点名表扬了一个新生,他就是搬砖少年林万东

 

当他收到清华录取通知书的时候,正在工地搬砖。

 

家境的贫困,早早就让林万东感受到了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干家务活、洗衣、做饭、忙农活一样没有落下。

 

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林万东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曾经轰动全国的“湖南神童”魏永康,2岁就认识1000个汉字。

 

13岁考上重点大学,17岁考上中国科学院的硕博连读。

 

可到了20岁那年,他却被学校退学了。

 

原因就是没有自理能力,虽然已经成年,可是他依旧像一个孩子一样,需要母亲的照顾。

 

这一切的源头,就是做妈妈的在孩子小的时候,包揽一切,从不让他做家务。

 

一个会做家务的孩子往往有着良好的家庭观念,懂得家人的辛苦,懂得分担与责任,心里会装满对家人的爱。

 

不让孩子做家务,一味娇惯、包办代替;

 

不但降低幸福指数,还会让孩子变成一个只会啃老的“巨婴”。

 

舍得用孩子,

才是真的爱孩子

 

只知道疼爱孩子,不舍得使用孩子,这是当今很多家长教育的误区。

 

更有的家长甚至把孩子当做“宠物”来养,给吃的、给喝的、陪玩着,就是什么都不让孩子干。

 

爱孩子,就要舍得用孩子。

 

但是孩子并非天生就会做家务,如何让孩子学会做家务,学会自理能力,是需要培养和锻炼的。

 

也有很多家长觉得自理能力可以水到渠成,不必太过重视。

 

其实不然,及早培养独立能力至关重要,因为真正的成长只能靠自己!

 

如果我们对孩子进行观察就会发现,他们总是想扩大自己的独立范围,总是希望根据自己的意愿行事,想自己拿东西,想自己穿衣服脱衣服。

 

这些都不是我们要求孩子这样做的。他们的愿望是如此的强烈,以至于我们常常本能地想去阻止他们。

 

但我们要知道,我们阻止的不是孩子的行动而是自然的法则。

 

孩子的行为是由自然法则引导的,他们是在遵循自然的法则行事

 

 

有些孩子,在进入蒙氏园一年之后,还对日常生活区的擦桌子、倒水、系扣子等工作感兴趣,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他在家中没有练习的机会。

 

等到孩子逐渐长大,不愿意做家务,也不能够体谅父母的艰辛,我们却在怪孩子不懂事。

 

正是我们成人,剥夺了孩子练习的机会,压抑了孩子独特的个性,让他变得叛逆,什么都不会做。

 

蒙台梭利博士认为:

 

教育孩子的最高目标,就是要让孩子能够自立。

 

无论在精神上、物质上都毋须依赖父母,对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负责。

 

爱孩子,就要舍得使用孩子。

 

对孩子来说,做家务的过程可以让他获得满足感,这比任何物质奖励和表扬都要充实。

孩子做家务年龄对照表,

这么做就对了

 

从3岁开始,父母就可以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了;

 

而做家务往往是最好的开始,孩子也乐意帮助父母。

 

3-4岁幼儿

  • 能够在大人的帮助或提醒下穿脱衣服和鞋袜;

  • 能帮助摆放筷子,收拾桌椅、擦桌子;

  • 能够把自己用过、看过的玩具和图书放回原处。

 

4-5岁幼儿

  • 能够自己独立穿脱衣服和鞋袜;

  • 能自己独立刷牙、洗脸,并把毛巾、牙刷归位;

  • 能整理自己的物品,譬如玩过的玩具、弄乱的房间等。

 

 

5-6岁幼儿

  • 能清洗自己的鞋子,打扫室内卫生;

  • 会使用简单的厨房工具;

  • 能饭前协助清洗蔬菜,饭后帮助洗碗。

 

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成长过程中所尝试做的事情,就应该让他们去做,给孩子一个自由发展的环境,以帮助孩子更好地成长。”

 

父母做得太多,反而阻碍孩子的成长。

 

聪明的父母,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学会“使用”孩子,让孩子学做家务。

 

蒙台梭利博士说:永远别去帮一个孩子做他自己觉得能搞定的事情。

 

要想孩子拥有独立自理能力,就请不要忽略孩子做家务的机会。

 

从洗碗、扫地做起,只要孩子愿意接触,就是很好的锻炼机会。

 

 

来源:每日蒙台梭利

声明:发表此篇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图片来源于网络。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info@chinayoujiao.com

1385
0
0
分享
评论
(0)
0.04213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