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周带着蛋蛋在楼下玩,偶然看到了这样“尴尬”的一幕:
一个三四岁的宝宝在公共场合突然掀开了妈妈的上衣,甚至还伸出了小手想摸妈妈的胸部。
而正与邻居交谈甚欢的妈妈,只好尴尬的拍打了宝宝的手。
“明明宝宝已经断了奶,现在都五六岁了,为什么睡觉的时候还非要摸着我的胸,不然就开始哭闹,不睡觉?”
有不少妈妈还怀疑孩子这么小,就迷恋异性的胸部,是不是性早熟?
孩子的这种“异常行为”跟性早熟并无关系,在其背后恰恰隐藏着另一个原因……
很多人会简单将孩子频繁摸乳房的行为理解成“恋物”,这有些片面。
要知道,孩子的这种习惯和成人的“恋物癖”并不是同一个意思,而是他们成长过程中一个再正常不过的现象。
当妈妈不在身边时,宝宝会出于本能寻找一个柔软的,能让自己减少焦虑和恐惧,并产生安全感的新事物。
就拿断奶这件事来说,如果断奶方式不对,没有给宝宝一个过度适应的时间,那他们就会选择触摸的方式,来获得安全感以便入睡。
比如睡前摸妈妈的乳房或身体其余位置或一些软的小玩意(毛毯、毛绒玩具、枕头等)。
之所以用「摸」的方式,则是因为“触摸是孩子感知世界的一种方式”。
从这个角度来说,妈妈的乳房和这些毛绒绒的事物并没有什么区别,起到的作用也是一样的。
而且,对于长期吃母乳的宝宝来说,乳房也不止是食物的来源,更是安全感和母爱的象征,除了睡觉,他们也有可能在任何时间、地点去触摸。
了解这点后,妈妈们可不要再认为孩子的这种行为是在“耍流氓”或者与“性早熟”相关联起来了哦。
一般来说,孩子6岁后,这种摸“过渡性客体”的习惯便会自行消失。
不过我之前说过,孩子3岁时,他的性意识便开始萌芽。
如果任由他继续摸妈妈的乳房,会加深孩子对乳房的依恋,或者出现一开头说的那种尴尬场面。
普通孩子1、2岁断奶,孙安佐12岁才断;甚至允许儿子摸着自己的胸部,同床共眠了15年!
就这样,她还经常“引以为傲”的向众人分享她的育儿经。
这种看似无微不至、全身心投入的付出,换来的是儿子的无法无天,骄纵蛮横。
直至孙安佐去美国留学后,被警方逮捕,还在他的家中查获大量枪支、子弹后,狄莺夫妻才悔不当初,但此刻,也为时已晚。
因此,孩子习惯摸妈妈乳房本没错,但到了该断舍离的年纪,就必须“狠心”帮助孩子戒断。
况且孩子3岁后,大多会去上幼儿园,在一个相对陌生,妈妈又不在的地方,孩子不可能再去依靠摸妈妈乳房去寻找安全感。
如果不及时给孩子树立「边界意识」,他也有可能在园内随意掀别人的衣服,做出不好的行为。
因此建议,孩子摸胸的习惯,应当在3岁前戒掉,若只是习惯摸着毛绒玩具等事物,倒不必那么着急,等6岁后一般可自行戒掉。
既然要帮孩子戒断,就要找寻科学的方法,强硬戒断只会让孩子更加没有安全感,加深其恐惧心理。
妈妈们可以先从生理和心理两方面去考虑,孩子究竟是出于何种原因迷恋妈妈的乳房。
从生理方面来说,如果孩子在断奶时缺少过渡会更容易有此行为。
虽然简单粗暴的断奶方法有效且直接,但孩子只是表面上戒掉了这个行为,实则对妈妈乳房的依赖并没有断掉。
妈妈要有意识地减少和孩子相处的时间,增加爸爸照顾孩子的时机。
这样可以让孩子明白爸爸可以和妈妈一样照顾自己,从而逐渐减少孩子对妈妈的依赖。
再者,妈妈的乳头是孩子安全感的来源,但是在断奶时,尽量不要让孩子看到或接触母亲的乳头。
最后,当孩子展现出对母乳以外的食物感兴趣时,我们要多鼓励孩子去主动探索,转移他的注意力,这样也可以减弱母乳的吸引力。
同时也可以多和孩子牵手,拥抱,通过别的身体接触让孩子明白,母亲表达爱的方式有很多种,不是只有吮吸母乳才能获得安抚。
除了断奶方式不对,情感关怀缺失也有可能会造成孩子过度依恋妈妈的胸部。
当妈妈陪伴孩子的时间不够或者互动少了,孩子一看见妈妈便会有“报复性的依赖”。
表现在行为上则是想通过触摸妈妈乳房来寻求安全感或满足自己的占有欲。
孩子长期有这种行为,说明他已经或多或少有了情感缺失,我们要做的是尽早弥补这个缺失。
但我也理解各位妈妈带娃的不易,如果白天实在太忙,那请一定要抓住睡前的15分钟,去多多陪伴孩子。
儿童心理学家Stephan Valentin博士认为:
当事情每天有顺序地,以同一种方式发生的时候,宝宝每天的期待就能得到满足,父母细心的照料也让宝宝感到舒适;
因此,睡前抽出一点时间,去弥补孩子缺失的感情再合适不过。
除此之外,为了让孩子在睡觉时减少对妈妈的依赖,也可以多摸摸他的背部、屁股等部位,通过这种亲密的小动作让孩子安心睡着。
可能孩子做出的一些行为,站在大人的视角来看是奇怪的。
但作为父母,我们不应该片面地只看到行为本身,更重要的是了解孩子这么做的原因和其内心活动。
就像孩子喜欢摸妈妈乳房睡觉一样,它既不代表孩子性早熟,也不代表他沉迷于异性的身体。
相反,孩子是通过这种方式去确认妈妈对自己的爱以及安全感。
希望每位父母都能细心观察孩子的每个行为,真正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
来源:六加一礼仪品格教育
声明:发表此篇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图片来源于网络。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info@chinayouji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