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
中国幼教网
vip1
发布时间:2022-07-14
关注

有人说,你永远无法击败一个情绪稳定的人。
在一段路人拍摄的视频中,飞机延误,导致乘客不得不在机场过夜,有人着急不知道该怎么办,有人愤怒地斥责公务人员不靠谱,现场一团混乱。
这时候,一个女孩从人群中站出来,有理有据、有条不紊地表达自己的不满和诉求。
她引用法律法规,遵照事实,指出航空公司处理不当的地方,最后提出了合理的诉求,语气坚定,让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情绪稳定,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格局。
《我们仨》里有一个细节,杨绛产后住院,钱钟书一个人在家过日子,每次来医院探望,常苦着脸说:“我做坏事了。”
面对钱钟书搞砸的一件件事,杨绛没有生气责骂,而是每一次都安慰他说:“不要紧。”
稳定的情绪,也是生活最好的安定剂。
《格局》中有一句话:
“一个心胸开阔、有大器量的人,他的内心就像一个大湖,你丢进去一根火把,它很快就会熄灭;你丢进去一包盐,它很快就会被稀释。”
很多时候,人之所以陷入情绪的漩涡,烦恼不断,其根源就是读书太少。
 1 
读书对人最大的改变,就是心态的改变。
看过更大的世界,懂得更多道理,知道眼前的问题不值一提,才不会被生活的鸡毛蒜皮牵着鼻子走,也不会困于负面情绪难以自拔。
《深阅读》记录了日本一则新闻。
在一起手段极其残忍的杀人案中,法院做出了执行审判员制度实施以后的首例死刑判决,罪犯接受判刑、不再上诉。
宣布判决后,审判员问罪犯:“如果能回到过去,你希望回到什么时候?”
罪犯回答道:“我想回到学生时代,多读些书。”
每一场恶性事件都与情绪失控有关,如果能多读一些书,多一些平和的心境、稳定的情绪,世界上的冲突也会减少很多,我们的安全感和幸福感也会大幅提升。
《深阅读》中打了一个比方,生活就像一片海洋,工作也好、人际关系也好,每天都会有很多麻烦,它们是海洋浅层被污染的浊水,而人类的思想达到极其深入的程度,就犹如地层深处流淌着的清水。
潜在浊水中很痛苦,但只要向下深潜,就能找到深层的清流。
你读书越多,就越能找到深层的清流,不被浊水所困扰。
 2 
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陷于痛苦,烦恼不断,根源就是读书太少。囿于有限的学识和认知,没有足够的智慧来解决生活中的难题。
白岩松曾在采访中谈到,36岁时,他感觉自己青春已过,马上要迈进中年门槛,陷入了极大的不安。
向前看,仿佛是一眼看得到头的后半生,他开始思考死亡、感觉生活乏味,长期被失眠所折磨。
有一天,他对妻子说:“我现在才理解梵高和海明威为什么要自杀!”
妻子惊出一身冷汗。
好在他一直都有读书的习惯,他曾多次表达自己最喜欢《曾国藩全集》。
在这本书里,他读到了人生的不完美,“花未全开月未圆”,在迷茫中获得了振作起来的力量。
他在自己的书中写道:“读书就是在读自己,如果不去读很多书,读很多的人,怎么能明白接受缺陷呢?”
是啊,读书不仅在无形中提升我们的专业能力、知识素养,更重要的是带我们看懂人生的圆满与缺憾,理解人性的正面与反面,最终看到真实的自己、接纳自己,与自己和解。
人也只有在接纳自己之后,才会与世界和解,不容易被外界的世事纷扰牵着鼻子走。
在书里,所有困惑都有原点,所有问题都有答案。
带着对世界的好奇、对生活的疑问去读书,用读书的感悟去反观世界、对照生活,你会发现,生活中遇到的所有人和事,在书中都能找到他的影子。
再遇到类似让你纠结、愤怒、郁闷的事情时,你就能以平静之心面对,冷静思考其中的缘由和逻辑,你就没那么容易被他们挑动情绪,而是冷静思考,静看人事变迁。
 3 
在快节奏的生活里,如何养成读书的习惯?
首先,在选书上,除了要应付考试、必须要读的书之外,不要给自己读书类型上的限制。别人推荐、评分高的书,自己不一定喜欢。
自己有兴趣读下去,是唯一的选书标准。
其次,环境是养成一个习惯的好帮手,你可以为自己设置“一怎样,就怎样”的读书开关:
比如清晨一起来,就打开手机听半小时讲书;
休息的时候一想看手机,就翻开一本书读几页;
周末家里一安静下来,就泡一壶茶、翻开一本书……
久而久之,一进入怎样的环境,你就会习惯性地看看书、听听书。
在充满喧嚣的时代,在每天都有人触动你的情绪的生活里,多给自己一点时间,找到自己喜欢的书,放逐其中,收获一份“闲看庭前花开花落,漫随天外云卷云舒”的自在。
愿每一天醒来,你都会遇见一个更豁达、更有智慧、情绪更稳定的自己。
 
来源:儿童心理课堂
声明:发表此篇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图片来源于网络。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info@chinayoujiao.com
1196
0
0
分享
评论
(0)
0.039920s